三、关于“茶道”与“茶坊”

《茶饮保健》书籍目录

(一)茶道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十分一致,也符合佛道儒的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和修身养性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修身养性之品,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期间人们对品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的认识,宋徽宗赵佶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其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力最有价值之处,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二)茶坊

茶坊茶馆是供人们饮茶品茶的场所,早在两晋时我国就已出现,唐朝开始流行,到宋朝时已十分繁荣,《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汴京城的“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成书于南宋(公元1274年)的《梦梁录》也记载了当时杭州“处处有茶坊、酒肆……”。

从以上文献可证实,“茶坊”一词在我国宋代的文献中已多次出现,“茶坊”在宋以前早已成为中国人饮茶品茶的娱乐社交场所。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茶饮保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茶饮保健》书籍目录
  1. 关于“茶道”与“茶坊”《茶饮保健》
  2. 关阴《中医词典》
  3.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丹医秘授古脉法》
  4. 关仪《中医词典》
  5. 关于Hp感染后胃溃疡的诊断《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6. 关枢《中医词典》
  7. 关于辅助性肝移植的几个问题《临床肝移植》
  8. 关泉廓《中医词典》
  9. 关于慢性咽炎证治的再讨论《名师垂教》
  10. 关窍《中医词典》
  11. 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范围与中心《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2. 关前廓《中医词典》
  13. 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间大气的圆运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4. 关内道《千金翼方》
  15. 关于探针的标记《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6. 关明《中医词典》
  17. 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医院药学》
  18. 关门不利《中医词典》
  19. 关于血浆蛋白质的正常参考值《临床生物化学》
  20. 关门《针灸学》
  21. 关于医学的起源《中国医学通史》
  22. 关门《中医词典》
  23. 关于幽门螺杆菌《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4. 关门《针灸大成》
  25.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中医刺灸》
  26. 关脉如豆 说癌症《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7. 关于诊断方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8. 关脉如豆 说癌症《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9. 关于作者——彭奕竣医师《中医之钥》
  30. 关脉《中医词典》
  31. 关元《针灸大成》

《茶饮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