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
味苦,性微温无毒,入肝脾二经,主灸百病,温中理气,开郁调经,安胎种子,止崩漏,除久痢,辟鬼邪,定霍乱,生捣汁,理吐衄血。
按∶艾叶温能令肝脾疏畅,而无壅瘀之患。夫人之一身,惟兹气血两端,今土木既调,则营卫和而百病自却矣。至于湿中等效,又举其偏长耳。煎服者宜新鲜,灸火者宜陈久。生用则寒,熟用则热。

- 艾叶《雷公炮制药性解》
- 艾香《证类本草》
- 艾叶《千金翼方》
- 艾香《海药本草》
- 艾叶《药笼小品》
- 艾条灸《中医词典》
- 艾叶《长沙药解》
- 艾条《中医词典》
- 艾叶《中药炮制》
- 艾司唑仑《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艾叶《本草经集注》
- 艾术茶《茶饮保健》
- 艾叶《新修本草》
- 艾神茶《茶饮保健》
- 艾叶《食疗本草》
- 艾森克人格调查表(EPI)和问卷《医学心理学》
- 艾叶《本草衍义》
- 艾绒《中医词典》
- 艾叶《汤液本草》
- 艾绒《中医名词词典》
- 艾叶《本草备要》
- 艾人理血汤《目经大成》
- 艾叶《本草蒙筌》
- 艾蒲茶《茶饮保健》
- 艾叶《本草易读》
- 艾纳香《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艾叶《古今医统大全》
- 艾卷灸《中医词典》
- 艾叶《冯氏锦囊秘录》
- 艾卷(艾条)《中医名词词典》
- 艾叶《医学入门》
《雷公炮制药性解》
- 明·李士材
- 序
- 卷一
- 金石部
- 果部
- 谷部
- 卷二
- 卷三
- 草部中
- 卷四
- 草部下
- 卷五
- 木部
-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