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味辛,性平无毒,入肝膀胱二经。疗大人风热眩晕,治小儿惊悸风痫,祛诸风麻痹不仁,主瘫痪语言不遂,利腰膝,强筋力,活血脉,通九窍,利周身,疗痈肿。湿纸裹煨用,无畏忌,苗名赤箭,主用略同。
按∶天麻去风,故入厥阴。去湿,故入膀胱。真有风湿,功效若神。痈肿之证,湿生热也,宜亦治之。赤箭用苗,有自表入里之功。天麻用根,有自内达外之理。不宜同剂,反致无功。
雷公云∶凡使勿用衔风草,缘与天麻相似。只是叶茎不同,其衔风草根茎瓣叶皆自有青点,使衔风草根,切勿使天麻,二件误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修事天麻十两,用蒺藜子一镒,缓火熬煎,熟后便先安置天麻十两于甑中,只用火熬过,蒺藜子盖,内外再用三重纸盖,并击,从巳至未时,又出蒺藜子,再入熬炒,存前天麻瓶内,用炒蒺藜子于中,依前盖。又隔一伏时取出,如此七遍,瓶盛出后,用布拭上气汗,用刀劈焙之,细锉,单捣。若用衔风草,修事法亦同天麻一般。

- 天麻《雷公炮制药性解》
- 天麻《雷公炮炙论》
- 天麻《药笼小品》
- 天罗勒《证类本草》
- 天麻《玉楸药解》
- 天笼《中医词典》
- 天麻《中药炮制》
- 天灵盖散《妇人大全良方》
- 天麻《本草衍义》
- 天灵盖《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天麻《汤液本草》
- 天灵盖《本经逢原》
- 天麻《本草备要》
- 天灵盖《证类本草》
- 天麻《本草蒙筌》
- 天灵盖《医学入门》
- 天麻《本草易读》
- 天灵盖《冯氏锦囊秘录》
- 天麻《冯氏锦囊秘录》
- 天灵盖《本草蒙筌》
- 天麻《医学入门》
- 天灵盖《中医词典》
- 天麻《证类本草》
- 天灵盖《雷公炮制药性解》
- 天麻《顾松园医镜》
- 天蓼《名医别录》
- 天麻《本草求真》
- 天蓼《证类本草》
- 天麻《本草新编》
- 天蓼《新修本草》
- 天麻《本经逢原》
《雷公炮制药性解》
- 明·李士材
- 序
- 卷一
- 金石部
- 果部
- 谷部
- 卷二
- 卷三
- 草部中
- 卷四
- 草部下
- 卷五
- 木部
-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