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桂丸论
无子之因,多起于妇人。医者不求其因起于何处,遍阅古方,惟秦桂丸其辞确,其意专,用药温热,近乎人情,欣然授之,锐然服之,甘受燔灼之祸,犹且懵然不悔。何者?阳精之施也,阴血能摄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乃成。
今妇人之无子者,率由血少不足以摄精也。血之少也,固非一端。然欲得子者,必须补其阴血,使无亏欠乃可。推其有余以成胎孕,何乃轻用热剂,煎熬脏腑,血气沸腾,祸不旋踵矣!或曰∶春气温和,则万物发生,冬气寒凛,则万物消殒,非秦桂丸之温热,何由得子脏温暖而成胎耶?予曰∶《诗》言妇人和平,则乐有子。和则气血不乖,平则阴阳不争。
今得此药,经血转紫黑,渐成衰少,或先或后,始则饮食骤进,久则口苦而干,阴阳不平,血气不和,疾病蜂起,焉能成胎?纵使成胎,生子亦多病而不寿。以秦桂丸之耗损矣天真之阴也,戒之慎之!
郑廉使之子,年十六,求医曰∶我生七个月患淋病,五日、七日必一发。其发也大痛,扪地叫天,水道方行,状如漆和粟者,约一盏许,然后定。诊其脉轻则涩,重则弦。视其形瘦而稍长,其色青而苍。意其父必因多服下部药,遗热在胎,留于子之命门而然。遂以紫雪和黄柏细末,丸梧子大,晒十分干,而与二百丸作一服,率以热汤下,以食物压之,又经半日,痛大作,连腰腹,水道乃行,下如漆和粟者一大碗许,其病减十分之八。后张子忠以陈皮一两,桔梗、木通各半两,作一帖与之,又下漆粟者一合许遂安。父得燥热且能病子,况母得之者乎?余书此以证东垣红丝瘤之事。

- 秦桂丸论《格致余论》
- 秦桂丸《是斋百一选方》
- 秦国治《中医词典》
- 秦桂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秦汉时期的早期的医药交流《中国医学通史》
- 秦龟《名医别录》
- 秦汉时期风俗习尚与医药文化《中国医学通史》
- 秦龟《证类本草》
- 秦汉时期军事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 秦龟《本草衍义》
- 秦汉时期药物与方剂成就《中国医学通史》
- 秦龟《海药本草》
- 秦汉时期医事制度《中国医学通史》
- 秦龟《新修本草》
- 秦汉时期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 秦龟《本草经集注》
- 秦汉以后,有通经博史,修身慎行,闻人巨儒,兼通乎医。《医学入门》
- 秦龟《千金翼方》
- 秦艽《神农本草经》
- 秦钩吻《吴普本草》
- 秦艽《本草纲目》
- 秦纲《中医词典》
- 秦艽《雷公炮炙论》
- 秦荻藜《饮食须知》
- 秦艽《雷公炮制药性解》
- 秦荻梨《证类本草》
- 秦艽《药笼小品》
- 秦荻梨《食疗本草》
- 秦艽《玉楸药解》
- 秦荻梨《新修本草》
- 秦艽《中药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