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
味辛,性大热有毒,入肺大肠脾胃肾五经。生者味辛,能行血,逐寒邪而发表。熟者味苦,能止血,除胃冷而守中,沉寒痼冷。肾中无阳,脉气欲绝者,用黑附为引。
按∶干姜之辛,本职肺家,其以性热,故又入脾胃大肠。至于少阴之入,黑附为之引耳。
夫血遇热则走,生者行之,固其宜也。而吐衄下血崩漏淋产证,熟者反能止之,何也?盖物极则反,血去多而阴不复,则阳无所附,得此以助阳之生,而阴复矣。曰∶见火则味苦色黑,守而不走,血安得不止耶?然必病久气虚,亡阳而多盗汗,及手足冷者宜用,若初病火炽,遽尔投之,是抱薪救火,危亡立至矣!可不谨乎?丹溪曰∶干姜散肺气,同五味能止嗽,治血虚发热。该与补阴药同用。入肺中利肺气,入肾中燥下湿,入气分引血药入血也。东垣云∶多用能耗元气,壮火食气故也。干姜辛热,皆言补脾,海藏独言泄脾,何也?泄之一字,非泄脾之正气,是泄脾中寒湿之邪。盖以辛热之剂燥之,故曰泄脾也。生者能堕胎。

- 干姜《雷公炮制药性解》
- 干姜《本草纲目》
- 干姜《千金翼方》
- 干姜《神农本草经》
- 干姜《药笼小品》
- 干霍乱治法《冷庐医话》
- 干姜《长沙药解》
- 干霍乱吐方《医方论》
- 干姜《中药炮制》
- 干霍乱吐法《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干姜《饮膳正要》
- 干霍乱秘方《华佗神方》
- 干姜《本草经集注》
- 干霍乱候《诸病源候论》
- 干姜《新修本草》
- 干霍乱,肠痛出汗,吐泻不出,危在旦夕《奇方类编》
- 干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干霍乱(俗名绞肠痧)《明医指掌》
- 干姜《吴普本草》
- 干霍乱(俗名绞肠沙。)《顾松园医镜》
- 干姜《汤液本草》
- 干霍乱(即绞肠痧)《症因脉治》
- 干姜《本草易读》
- 干霍乱《金匮钩玄》
- 干姜《医学入门》
- 干霍乱《慈幼便览》
- 干姜《证类本草》
- 干霍乱《温热暑疫全书》
- 干姜《顾松园医镜》
- 干霍乱《幼科心法要诀》
- 干姜《本草求真》
《雷公炮制药性解》
- 明·李士材
- 序
- 卷一
- 金石部
- 果部
- 谷部
- 卷二
- 卷三
- 草部中
- 卷四
- 草部下
- 卷五
- 木部
-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