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石
味苦辛,性大寒有毒,入心脾二经。主六腑积聚燥急,留血闭藏,天行疫痢,伤寒发狂,停痰作痞,肠风痔漏,推陈致新,解诸石药毒。种种实热,悉可泻除,能坠胎服孕,大黄为使,恶苦参苦菜女菀,畏麦句姜。
按∶硝石为太阴之精,宜入心家泻火。而脾即其子也,故并入之。丹溪云∶本经言其无毒,误也!能化七十二种石,岂无毒而然乎?分为六种,气味相同,俱善消化驱逐。但朴硝力紧,芒硝马牙硝力缓,硝石风化硝玄明粉,缓而又缓也。以之治病,病退即已。本经称其炼服补益,岂理也耶?经去∶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寒,古方因之,故都用大黄佐芒硝耳。
雷公云∶凡使先研如粉,以磁瓶子于五斤火中,?令通赤。用鸡肠菜、柏子仁和作一处,分丸饼子许大,待饼子赤时,投硝石于磁瓶内,其硝石自然伏火。每四两硝石,用鸡肠菜、柏子仁共十五个,钵子尽为度。

- 硝石《雷公炮制药性解》
- 硝石《雷公炮炙论》
- 硝石《千金翼方》
- 硝石《本草纲目》
- 硝石《长沙药解》
- 硝普钠《药理学》
- 硝石《本草经集注》
- 硝基呋喃类药《药理学》
- 硝石《新修本草》
- 硝黄散(加味硝黄散)《重订囊秘喉书》
- 硝石《吴普本草》
- 硝菔通结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硝石《本草衍义》
- 硝菔通结汤《保健药膳》
- 硝石《汤液本草》
- 硝矾散《金匮悬解》
- 硝石《医学入门》
- 硝矾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硝石《证类本草》
- 硝苯地平《药理学》
- 硝石《顾松园医镜》
- 硝苯地平《药理学》
- 硝石《本经逢原》
- 萧衍(464-549年)《中医词典》
- 硝石《本草从新》
- 萧埙《中医词典》
- 硝石《得配本草》
- 萧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硝石《本草崇原》
- 萧飋《中医词典》
- 硝石《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雷公炮制药性解》
- 明·李士材
- 序
- 卷一
- 金石部
- 果部
- 谷部
- 卷二
- 卷三
- 草部中
- 卷四
- 草部下
- 卷五
- 木部
-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