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救逆

《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书籍目录

温阳强心

湿温:湿温证阴伤及阳,心衰者,先生以附子党参白术炮姜熟地麦冬白芍并用藉以两补气血、双调阴阳以强心。如”施,女,二诊:湿温十七日,正在紧要关头,出血虽止,依然面黄神痿,两脉糊数。用全真一气汤紫雪丹,一面育阴扶正,一面慧神祛邪,此变法也。炮附块、潞党参麦冬、熟地、白术五味子怀牛膝淡竹叶紫雪丹”。三诊时基本守方,四诊案语指出:“心脏已无问题”,遂撤去附子

崩漏:妇女崩漏,失血过多血虚心弱者,先生则附子党参黄芪肉桂同用,意在温阳、补气、强心。如案例:“顾,女,大崩以后,一身淡黄如蜡,贫血也。心动悸,两足浮肿,心脏亦弱。今拟大剂温补,且须常服。炮附块、潞党参、杜仲、熟地、砂仁、生黄芪、生冬术、云苓、炮姜炭葫芦瓢、牛膝肉桂末、炙草”。

温阳救脱

湿温:湿温淹缠至便血、壮热、神昏变证,此刻虽在邪长正消之际,先生每以扶正为先,先本后标,用附子配生脉散加味,待神清热减后方停用。如”李,男,二诊:药后红色之便不再作,是为大幸。终日谵语不休,神烦不宁,而面容如此黄晦,脉搏如此细数,皆与症情相反,表示正气竭蹶,苦寒香开之药,势难增进。予全真一气汤,作万一之想。炮附块、党参、生白术、鲜生地、麦冬、远志陈胆星五味子、怀牛膝”。三诊症情平平,四诊”热虽稽留不退,脉渐次下降,谵语亦减”,仍以二诊方为基础,加菖蒲郁金等开心通窍,祛痰。五诊热势下降,神志渐清,症有转机,仍以附子与首乌、生地、麦冬、玉竹等滋养阴血,及菖蒲、郁金、川贝、远志等开心祛痰药同用。六诊体温正常,症情转危为安,遂停用附子。

湿温便泻色赤,俗称”漏底伤寒”,经治后泻止热退而多冷汗,腹中绞痛,脉微将脱时刻,先生用参附汤加龙牡之属以回阳敛汗救脱,如”余,男,四诊:其热退清如常人,但汗多而冷,腹中绞痛,脉不鼓指,以非正常之退热,乃虚脱之预兆,还须防其肠出血。拟温其里以救脱。炮附块、全当归浮小麦、煅龙骨。另:牡蛎粉,外用扑身。高丽参、煎汤代茶”。

“附无姜不热”,先生用附子治湿温,亦常伍以炮姜,藉其辛热之性,以增强温阳之功。附子与炮姜,同有温脾阳、燥脾湿作用,以之治疗湿团脾阳的湿温,从理论上讲,无可非议。纵观先生医案,凡壮热骤退,汗出而冷之脱证前期,以及病程两、三侯,大便泄泻,便中带血,腹中绞痛,有肠出血而致脱之倾象者,先生用附子以作预防或救逆用。至于迷蒙谵语,面色苍或黄晦,脉细无力,脉不鼓指,脉来糊数等恶变之兆者,亦辄用附子作未雨绸缪之计。总之,湿温正气大伤。变证已起及将起者,用附子之目的,在于温阳救逆或预防厥脱。本人治湿温常用干姜。先生用附子在湿温中、后期,目的为救递。我用干姜在湿温初中期,意图在于燥脾湿,务使湿热两分,如配温胆汤燥湿祛痰,治邪在气分,湿重于热,湿浊薰蒸成痰,浊邪害清者。又如配王氏连朴饮苦辛通降,清热燥湿,治邪在气分,热重于湿,湿热薰蒸,清旷之区,成云雾之乡,中焦枢机失常,升降无序者。再如配泻心汤通府泻火,化湿泄热,治邪热充斥三焦者。总之,我常在湿温壮热不退,邪在气分时选用干姜,意图为以因论治。至于湿温后期,气阴两伤时,用干姜配参苓白术散加麦冬、荷梗以健脾气,养胃阴,化湿邪。

温病:素体亏虚,在温病极期,正邪剧争,正不敌邪,行将阳亡阴脱之际,先生权衡标本缓急,舍末求本,屏弃”纯用清温开泄”常法,引用张介宾氏诊治实例,以附子与生脉散、生地并用,回阳救脱,力挽狂澜。如”陈,男,体弱之人,而病极严重之温邪,缠绵时日,正气更伤。今两侯终了,转入极期,高热不退耳聋,谵语、脉微欲绝,此生死之关键系焉。夫正气旺盛则生,衰竭则死。纯用清温开泄,祸不旋踵。昔张景岳治京师一少年,舌焦,神愦,以大剂温补回生,其书犹在。炮附块、连翘、郁金、鲜石菖蒲、鲜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黑大豆”。

哮喘:素体羸弱,肺气亏虚患者,由于皮毛不固,卫外不能,以致哮喘患者常多汗出。一旦汗出不止,须防汗脱,对此类患者,先生一面用压掌散宣肺平喘,一面用附子配黄芪以温阳敛汗防脱。如”陈,女,四日来哮喘发作,服麻黄素后,喘稍减而盗汗多。附块、银杏、五味子、陈皮天竺子甘草麻黄、黄芪、远志、紫菀”。

崩漏:崩漏虚多实少,热多寒少,况血得热则行,故选药时宜远温而用凉。但崩中证至气血厥脱危期,则又另作别论,急用参附汤以温阳救脱,俟厥回脱止后,再作”澄源”之计。先生不仅深明此义,且更有所发挥,在用参附汤同时,又加用熟地、黄芪、仙鹤草、炮姜炭、阿胶等补血摄血,作标本兼顾之计。如”狄,女,面容与舌皆呈严重贫血,此番行经大量如冲,以致发生急性脑贫血而厥。炮附片、苎麻根、潞党参、熟地、生黄芪、生艾叶仙鹤草、炮姜炭、肉桂末、生阿胶”。

小儿痢痰:幼儿患痢,又见高热,是谓时痢、热痢。幼婴儿乃”稚阴稚阳”之体,有正气不足的特点,一旦患重症痢疾,往往正不敌邪而成肢冷脉细,”阴阳离决”之坏病,此刻先生亦以扶正为先,首选参附汤回阳救脱,并用白芍、阿胶、牡蛎养阴潜阳,俟阳回阴转,再商祛邪。如”王,幼,测体温39.3℃,先泻粘液而赤,泻时攒眉苦目,可见其腹痛而努责。凡稚孩病痢,最能使正气衰沉。今见高热,而泪之缺少,脉之沉细,四肢之清冷,干呕,独头动摇,败象叠见,例属难瘥。全当归、杭白芍、陈阿胶、肉豆蔻粟壳、川连、炮附块、潞党参、煅牡蛎”。

回阳攻瘀

小儿腹痛(腹膜炎):幼儿患病,有别于成人,由于形体未充,正气不足,”易虚易实”,治疗时应多方照顾,不能偏废,对急腹症更应如此。根据补虚泻实的治则,先生用攻补兼施。如”葛,幼,据其目前之证侯,最危殆处有二:一、多汗、脉伏、肢冷;二、腹壁极硬而痛,手不可近。上者心脏衰弱,下者腹膜发炎,此二者,危症也。炮附块、杭白芍、青皮、全当归、潞党参、延胡索五灵脂两头尖、炮姜炭、炙乳没、炙草、败酱草。另:川乌草乌红花、毛姜、升麻白芷,共研细末,葱汁白蜜,调敷腹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书籍目录
  1. 温阳救逆《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
  2. 温阳《中医词典》
  3. 温阳利湿《中医词典》
  4. 温巽桥子妇滞下《孙文垣医案》
  5. 温阳利湿(化气利水)《中医名词词典》
  6. 温巽桥二令媳产后胁胀痛白带如脓《孙文垣医案》
  7. 温养《中医词典》
  8. 温血《本草求真》
  9. 温养口诀《女丹合编选注》
  10. 温血《中医词典》
  11. 温药下法大黄附子汤加味治疗尿毒症《名师垂教》
  12. 温性《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13. 温液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4. 温邪上受解《温病正宗》
  15. 温一渠内人血虚咳嗽《孙文垣医案》
  16. 温邪上受《中医词典》
  17. 温疫《中医名词词典》
  18. 温邪上受《中医名词词典》
  19. 温疫《古今医鉴》
  20. 温邪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21. 温疫《医学摘粹》
  22. 温邪犯肺《中医词典》
  23. 温疫《吴鞠通医案》
  24. 温邪犯肺《中医名词词典》
  25. 温疫《友渔斋医话》
  26. 温邪《中医词典》
  27. 温疫(大头病附)《脉症治方》
  28. 温邪《中医名词词典》
  29. 温疫初起《温疫论》
  30. 温下《中医词典》
  31. 温疫发斑《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