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清并进
证情寒热错杂者,先生则采用温清并进,寒热两调法。
休息痢:本病多为治不如法,或治疗中断,湿热积滞曲肠,日久累伤脾胃,属虚实夹杂证候,法当消补兼施。先生治本病兼表证者,首用逆流挽舟法,表解后下痢频仍,纯为赤白冻腻,腹中绞痛甚者,则以附子配炮姜炭、白头翁、黄柏温清并进,祛除肠中湿热,并根据”气调则后重自除,血和则便脓自愈”的论点,再配当归、白芍、槟榔等药以治之。如”王,男,三诊:下如纯脓,将圊,腹部绞痛不可耐,一周时十数行。炮附片、当归、海南片、白头翁、黄柏、白芍、炮姜炭、延胡索、薤白头、杏仁泥、陈红茶、石榴皮、炒枯赤砂糖(分二次冲)”。
久痢:若先下白粘液,再下赤粘冻,证属寒热错杂,历数月而不衰之久痢,先生用附子配乌梅丸以温清并进,如”李,大弟,病泻数月之久,始则作白粘液,赤者则为近半月事。仲景乌梅丸能治久痢。乌梅丸、生艾叶、海南片、炮附块、石榴皮、陈红茶、炒枯赤砂糖”。
麻疹并发肺炎:昔贤有”麻喜清凉痘喜温”之说,用药贵在辛凉透发。如因热毒壅盛,时邪遏伏于肺,以致麻疹透齐,行将回没之际,身热应退而反壮热,神志不清,气喘者,先生用附子配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加石菖蒲、胆南星、牛黄抱龙丸等以化痰开窍,熄风镇惊。如”宋,幼,麻疹将回之际,看护失当,变证蜂起。今高热不退,气急鼻煽,而面色灰败。麻黄、生石膏、鲜生地、石菖蒲、炮附块、远志、炙紫菀、胆星、连翘、甘草、杏仁泥、牛黄抱龙丸(化服)”。

- 温清并进《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
- 温气《中医词典》
- 温泉《饮食须知》
- 温脐法《中医词典》
- 温泉《本草从新》
- 温脾丸主脾胃中冷及不足方四首《外台秘要》
- 温泉《本草分经》
- 温脾丸《儒门事亲》
- 温泉《药性切用》
- 温脾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温泉水《本草撮要》
- 温脾丸《备急千金要方》
- 温热《中医名词词典》
- 温脾通下《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
- 温热《中医词典》
- 温脾汤主脾气不足及不调下痢方六首《外台秘要》
- 温热《医述》
- 温脾汤《普济本事方》
- 温热《临证指南医案》
- 温脾汤《时方歌括》
- 温热《顾松园医镜》
- 温脾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温热《邵兰荪医案》
- 温脾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温热《叶天士医案精华》
- 温脾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温热《也是山人医案》
- 温脾汤《删补名医方论》
- 温热《伤寒指掌》
- 温脾汤《医宗金鉴》
- 温热本证医案《重订广温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