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两补

《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书籍目录

湿温:湿温在正邪交争高峰,一面”其热不退”,一面”津液、体力俱已亏耗”之际,先生力主扶正,如在仲姓案中,初诊即指出:”扶正实为当务之急”,二诊再次强调”只有扶持正气,最为紧要”,三诊重申”扶正养阴,两属重要”,四诊复云:“可见扶正实为治伤寒之要法”。五诊又郑重指出:“培元扶正,乃不移之法”。该案一、二、三、四诊,均以黄芪党参生地麦冬石斛北沙参等益气养阴药为伍;第五、六、七、八诊,又以附子与上述药物配合应用,藉以阴阳两补,此扶正即所以祛邪之意。至第九诊”病势渐趋坦途”,方撤去附子

温疫:温疫治法在前期不外乎汗、和、清、下,重在祛邪;后期可用补法,包括滋阴、益气、温阳,意在扶正。先生治温疫,有兼夹证而余邪未净时,则以附子党参白术熟地黄麦冬同用。如”金,男,流行症并发脚气。其实脚气蕴伏已久,因猝病之热消耗更甚,故其面容黯淡有如此。上见鼻衄,下见便血,不能纯用辛温,予全真一气汤。炮附子、五味子潞党参白术葫芦瓢、熟地黄、麦冬、淮牛膝、杜赤豆”。全真一气汤乃《冯氏锦囊秘录》方,由熟地黄、麦冬、白术、牛膝制附子人参六味组成。”治元气日困,津液耗竭,虚火妄升,气勿藏源,上迫喘促。或小儿病后,妄汗妄下,精神沉困。或短气而似喘非喘,或虚极而似惊非惊,或斑疹阴分焦灼,热极烦躁,上喘下泻,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等症”。金姓患者原有脚气,又罹温疫,痼疾复加卒病,以致阴阳两伤而面容黯淡,于是用全真一气汤全方,以温阳益气滋阴,复加五味子敛阴,葫芦瓢、杜赤豆利水消肿,乃兼治脚气之举。

痢疾:附子除用于寒湿型及虚寒型痢疾外,先生又常用于阴阳两虚型及有虚脱之变者。如”陈,女,体素不足,而病痢两周之久,今腹痛努责,便纯血水,神疲,四肢不温,而体力更虚。血余炭阿胶珠熟地黄仙鹤草赤石脂、炮附块、炮姜炭、绿升麻粳米乌梅肉、别直参、黄芪”。又如治”李,女,下腹痛颇剧,汗多肤冷,呕恶频频,舌红,脉沉细。此数者,皆为痢症所忌。高年有此,虚脱之变,指顾间事耳!炮附块、潞党参、全当归、杭白芍杏仁玄胡索马齿苋败酱草苦参旋覆花伏龙肝”。

肺痨:又名痨瘵,古名”传尸”,其病理本质为阴虚,历来有”阴虚者十之八九,阳虚者十之一二”的认识。毋庸讳言,肺痨在初、中期的漫长病程中,其病机为肺阴受损,随之肺肾阴虚;但淹缠至晚期,因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伤时,先生则以附子配黄芪、白芍山萸肉桑椹膏、两仪膏同用,一则育阴,一则温阳,务使阳生阴长。如”毛,男,两脉起落不充盈,入夜盗汗如渖而冷,虽见咳呛,亦当温补。炮附块、生黄芪、全当归、杭白芍、山萸肉五味子桑椹膏、远志肉酸枣仁、清炙草、浮小麦、两仪膏、左牡蛎”。

咯血:内伤咯血,多因阴虚火旺,火灼肺络,络损血溢而成,此刻多用滋阴降火法,断无用附子耗阴助火动血之理。但当阴阳两伤或阴伤及阳时,则又另作别论。如”范,老,药后痰红已除,心中痞满,此胃弱不胜药力之故。其舌红少苔而润,真阴缺乏已久,予全真一气汤,因其阳亦虚也。”患者为一老人,其为阴阳气血俱虚,本在意中。案语指出:”真阴缺乏已久”,”其阳亦虚”,”予全真一气汤”,用中等量之附块,可谓胆识俱备。就一般常规而言,”血得热则行”,尽管”药后痰红已除”,但毕竟咯血初定,此刻用中等剂量之附子,可谓有胆;”舌红少苔”,”真阴缺乏已久”之体,从年迈多阳衰以及舌润着眼,断为”其阳亦虚”,可谓有识。

虚劳:虚劳乃慢性虚弱性证候,其病机为元气不足,精血亏耗。根据”虚则补之”和”劳者温之”的治则,对阴阳两伤,气血双亏者,先生以附子与党参、别直参、黄芪、山药、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茱萸黑大豆阿胶珠、龙眼肉等同用,藉以阴阳气血同调。如”徐,男,病后,舌光红少苔,温度偏低。此阴阳并虚之疾,久延便是虚劳。当归、白芍、附块、山药升麻、党参、萸肉、云苓、陈皮、熟地黄”。又如”程,男,微似寒热,多作于黄昏时,自汗、盗汗而冷。阳不外卫,阴不内守。炮附块、山萸肉、淮牛膝、杭白芍、潞党参、熟地黄、五味子、龙眼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书籍目录
  1. 阴阳两补《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
  2. 阴阳例《此事难知》
  3. 阴阳两部多少《麻科活人全书》
  4.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论《张聿青医案》
  5. 阴阳两感歌《伤寒百证歌》
  6. 阴阳离决《中医词典》
  7. 阴阳两虚《中医名词词典》
  8. 阴阳离决《中医名词词典》
  9. 阴阳两虚《中医词典》
  10. 阴阳离合篇《黄帝内经·素问》
  11. 阴阳两虚发热《临证实验录》
  12. 阴阳离合论篇《疡医大全》
  13. 阴阳论《冯氏锦囊秘录》
  14. 阴阳离合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15. 阴阳论《医碥》
  16. 阴阳离合论《素问悬解》
  17. 阴阳论《医贯》
  18. 阴阳离合论《素问悬解》
  19. 阴阳论《重楼玉钥》
  20. 阴阳离合《类经》
  21. 阴阳内外病生有纪《类经》
  22. 阴阳类论篇《疡医大全》
  23. 阴阳配合讲论三十五法《针灸神书》
  24. 阴阳类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25. 阴阳配合五行运化五方位《松峰说疫》
  26. 阴阳类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27. 阴阳篇《景岳全书》
  28. 阴阳类论《素问悬解》
  29. 阴阳篇《古今医统大全》
  30. 阴阳厥脉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1. 阴阳篇《经络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