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证虚喘(支气管哮喘)
罗x×,男,26岁。四川双流县某乡,农民。
【病史】1962年4月,因风寒咳嗽,痰多,气紧,不能平卧,××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治疗,病情好转。1963年冬季,咳嗽加剧,心累气紧,动则尤甚,致卧床不起。治疗一段时间,基本缓解。1964年春,旧病复发,遂来求诊。
【初诊】喉间痰声漉漉,张口抬肩,气不接续,喘时汗出,痰多清稀,精神萎靡,恶寒肢冷,面肿。
舌质淡暗,苔白滑腻。此为少阴阳衰阴盛,气不归元,寒饮上逆而致。法宜壮阳驱阴,纳气归肾,以四逆汤加味主之。
处方
制附片30克(久煎) 生姜30克 炙甘草15克 上肉桂10克(冲服) 砂仁12克 白术12克 四剂
【二诊】服上方后哮喘减。原方加茯苓,以增强利水、渗湿、化痰之效。续服五剂。
【三诊】哮喘明显减轻。其后又继续服上方月余,以巩固疗效。
1979年6月追访:患者病愈后,次年即由农村调某厂工作,患者始终坚持全日工作,十四年来病未复发。
【按语】本例气急喘促,不能续接,张口抬肩,得长引一息为快,应属元气不足之虚证。这与气促壅塞,不能布息,得呼出余气为快之实证不同。
虚喘之证,无非气虚。气藏于肺而根于肾。此证虚喘,喘则汗出,动则尤甚,恶寒肢冷,面浮神疲,痰涎稀薄,舌淡苔白,一派少阴虚喘之象。故自始至终,坚持壮阳驱阴,补肾纳气之法。阳旺邪消,哮喘自平。

- 少阴证虚喘(支气管哮喘)《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阴证心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阴证虚损《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阴证下利虚脱(正伤寒)《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阴证真寒假热(高热)《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阴证头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阴之复《史载之方》
- 少阴证胎黄《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阴中风欲愈一 少阴四十五《伤寒悬解》
- 少阴证舌强《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阴总要述古《伤寒指掌》
- 少阴证气厥《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饮酒、多喝茶《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少阴证偏枯(脑血管意外)《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俞《中医词典》
- 少阴证淋病《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泽《中医词典》
- 少阴证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泽《针灸学》
- 少阴证经闭《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泽(井穴)《子午流注说难》
- 少阴证寒厥《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泽(手太阳之井穴)《手穴手纹诊治》
- 少阴证不孕《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泽(一名小吉)《针灸大成》
- 少阴证鼻衄《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少治法《石室秘录》
- 少阴证《此事难知》
- 少冢宰徐检老以贺寿而臀生痔痈(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 少阴证《伤寒总病论》
- 邵跋《医学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