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太阳证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书籍目录

罗××,女,34岁。成都市某场工人。

【病史】1976年5月,突感眩晕,如坐舟中,卧床不起。成都市××医院内科确诊为“美尼尔氏综合症”。

数日后转来求诊。

【初诊】四天前,下班回家,自觉头胀痛,眩晕甚,颇欲吐。次日上班,到厂后片刻即晕倒。呕吐频繁,吐出大量清涎,头晕似天旋地转。恶寒咳嗽、无汗。舌质偏淡,苔微黄。此太阳证,寒邪闭阻,水饮内停而致眩晕。法宜先从温化寒饮,祛痰降逆入手,以半夏干姜散加味主之。

处方

法夏18克 干姜18克 云苓30克 甘草3克

【二诊】干呕消失,头胀痛、眩晕减轻。

再宜表里同治,散外寒,涤内饮,以小青龙汤加减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法夏15克 千姜10克 甘草15克 二剂

【三诊】头晕、咳嗽进一步好转,痰涎减。

表邪未尽,阳气尚虚,继以麻黄辛附子汤,助阳解表。

处方

麻黄10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辽细辛6克 桂枝10克 干姜60克 甘草30克 四剂

服药后,自己单独乘公共汽车前来诊病,尚有头晕胀之感,舌淡红,苔薄白微黄。又少进散寒除湿,安中攘外之品,数日后病愈。1979年10月26日追访,三年来坚持上班,病未复发。

【按语】《金匮要略》云:“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故首用此温中止呕之法。重加茯苓,取其健脾利水渗湿,既能扶正,又可祛邪,且为治痰主药。服药两剂,病情好转。次用小青龙汤与麻黄细辛附子汤,取其善涤内饮,助阳驱邪之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书籍目录
  1. 太阳证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 太阳证哮喘《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3. 太阳之复《史载之方》
  4. 太阳证水疝《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5. 太阳治方要义《思考中医》
  6. 太阳证柔痉《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7. 太阳中风《中医名词词典》
  8. 太阳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9. 太阳中风《中医词典》
  10. 太阳证历节病(风湿性关节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1. 太阳中风 十五章《伤寒悬解》
  12. 太阳证刚痉(临产麻疹)《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3.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针灸甲乙经》
  14. 太阳证风湿《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5.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伤寒说意》
  16. 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7. 太阳中风桂枝证一 太阳五《伤寒悬解》
  18. 太阳证《此事难知》
  19. 太阳中风一 太阳四《伤寒悬解》
  20. 太阳证《伤寒总病论》
  21. 太阳中篇《伤寒恒论》
  22. 太阳正伤寒《轩岐救正论》
  23. 太阳中篇 计三十五方《伤寒恒论》
  24. 太阳运气义《思考中医》
  25. 太阳中篇正误《医宗金鉴》
  26. 太阳与阳明合病麻黄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27. 太阳中证《伤寒九十论》
  28. 太阳与阳明合病《中医名词词典》
  29. 太阳转阳明其二《经方实验录》
  30. 太阳与少阳合病《中医名词词典》
  31. 太阳转阳明其三《经方实验录》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