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咽

《医学影像学》书籍目录

咽部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部,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颈侧位和颅底位X线照片可显示含气咽腔及咽壁情况;而CT和MRI可进一步观察肿瘤向粘膜下和咽旁间隙的侵犯,提供肿瘤诊断分期的依据。

一、X线诊断

咽部X线检查常规采取颈侧位和颅底位平片。在颈侧位片上,可显示咽腔及咽后壁软组织结构情况。正常咽后壁厚度在10岁以下儿童为4~5mm,5岁以下幼儿可稍厚,但不超过8mm;成人厚度为2~4mm,不应超过5mm。颅底主要观察鼻咽腔的前后壁和侧壁,同时可观察颅底骨的破坏情况。鼻咽腔造影使用碘化油或钡胶浆来显示鼻咽腔及咽鼓管的表面粘膜。咽部X线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咽部脓肿和肿瘤。

(一)咽部脓肿好发于儿童,急性以化脓性感染为常见,慢性多为结核性感染。颈侧位片上可见咽后壁肿胀增厚,其内可有气泡影散布或出现气液面。有时可见异物存留,或伴有颈椎半脱位;脓肿向下延伸形成纵隔脓肿

(二)咽部肿瘤 鼻咽纤维血管好发于10~25岁男性青少年,主要症状为反复大量出血和鼻塞症状,颈侧位片上鼻咽腔可见光滑软组织块影突出,邻近骨质可有侵蚀破坏。

鼻咽癌为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年男性患者居多,鼻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常早期转移至颈淋巴结;远处转移常见于骨、肺和肝。颈侧位片可见鼻咽顶壁增厚或出现软组织肿块,鼻咽腔狭窄变形。鼻咽腔造影可早发现粘膜上肿块结节。颅底片可见颅底骨质破坏和颅内转移。

二、CT与MRI诊断

咽部CT扫描以横断面为主,体位和脑CT扫描相同。扫描层面平行于眦耳线,或头部略后伸使扫描层面与眦耳线成100~150角。自基线下4cm 向头顶侧扫描,层厚5或10mm。横断面上,鼻咽侧壁各有两个切迹,前方为咽鼓管开口,呈三角形,指向后外;后方为咽隐窝,其后壁与鼻咽后壁相续。两切迹间为咽鼓管后壁隆起。翼前、翼后及上颌窦后壁脂肪垫,CT上表现为低密度带影。

鼻咽部良性肿瘤的CT特征为边缘光整的肿块,纤维血管瘤强化明显;脊索瘤可见以斜坡为中心的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和团块钙化

恶性肿瘤以鼻咽癌为主,偶为肉瘤。CT横断面扫描可见鼻咽侧后壁增厚或有软组织块影突出入鼻咽腔,引起咽腔变窄变形,咽鼓管开口和侧隐窝闭塞(图5-2-5)。咽旁侵犯可见咽旁脂肪间隙消失(图5-2-5)。翼腭窝和颞下窝受累,该区见软组织肿块,可有骨质破坏。肿瘤向颅内蔓延可见颅底骨质破坏,并于海绵窦、鞍旁或眶尖见到强化结节。CT扫描有助于鼻咽癌的诊断和分期、制定治疗计划和观察治疗效果。

MRI在鉴别鼻咽癌放疗后肿瘤复发和纤维瘢痕方面重要作用。复发性肿瘤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而纤维瘢痕组织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另外,Gd-DTPA增强MRI显示复发性肿瘤出现强化,其信号强度增加。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影像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影像学》书籍目录
  1. 《医学影像学》
  2. 《经络全书》
  3. 《中医名词词典》
  4. 亚硝酸盐中毒(肠源性青紫症)《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5. 《中医词典》
  6. 亚硝基化合物《临床营养学》
  7. 《人体解剖学》
  8. 亚系的命名法《实验动物科学》
  9. 咽嗌《中医词典》
  10. 亚麻子《证类本草》
  11. 咽嗌痛(咽嗌不能纳唾与食是也)《医学纲目》
  12. 亚麻《得配本草》
  13. 咽白喉《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14. 亚麻《本经逢原》
  15. 咽白喉《中医词典》
  16. 亚麻《冯氏锦囊秘录》
  17. 咽闭《中医词典》
  18. 亚麻《饮食须知》
  19. 咽壁的构造(图6-30、31)《人体解剖学》
  20. 亚硫酸氢钠含量测定《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1. 咽扁桃体肥大《临床激光治疗学》
  22. 亚临床感染《医学微生物学》
  23. 咽部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4.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5. 咽部神经鞘膜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26. 亚急性渗液缩窄性心包炎《心脏病学》
  27. 咽部异常感觉《医学心理学》
  28. 亚急性甲状腺炎《内分泌学》
  29. 咽部异物《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30.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病学》
  31. 咽部异物《耳鼻咽喉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