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USG论断

《医学影像学》书籍目录

USG对显示肾脏病变的部位、范围、内部结构、向邻近延伸、性质及肾癌的分期等,都优于X线检查。行USG导向穿刺还可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USG也适于肾上腺肿瘤的诊断。

一、肾

肾的USG检查取俯卧位,沿肾长轴作纵断面探查,根据需要也可行斜断面或横断面探查,检查无需特殊准备。

正常肾有鲜明的轮廓线,径线测量与解剖学结果一致,肾实质为低回声暗区,肾中心呈密集的光点区,为肾盂、肾盏及血管的回声影。

(一)泌尿系统结石 不论X线阳性或阴性结石,USG皆显示为密集、点状强回声光团,并带有声影,颇具特征,膀胱结石尚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小于0.5cm的结石难于显示,血块为低回声暗区,有利于阴性结石与血块、肾盂肿瘤的鉴别。

(二)肾肿瘤与肾囊肿 USG对发现肾肿瘤敏感性高,对实质性肿物与囊肿的鉴别准确率可达到95%,因此,可疑肾肿瘤时应首选USG检查。

1.肾癌 USG可见肾增大、形态异常,肿瘤呈实质性暗区,其内可有细小、散在、分布均匀的光点,肿瘤侧壁出现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带,肿瘤内出血、坏死、液化则出现液性暗区。肾盂、肾盏因受肿块推压,致其光点移位,甚至消失(图4-4-5)。血管内瘤栓形成散在或稀疏的血管内回声;肾门淋巴结增大则呈类圆实质性低回声区环绕肾蒂及主动脉与肾动脉的连接部;主动脉旁淋巴结增大,使大血管轮廓不清,或于腹膜后中线部出现实质性肿块,这些对肾癌的分期十分重要。肾癌术后USG检查是肿瘤复发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有效诊断方法。

左肾癌

图4-4-5 左肾癌

左肾大部被混杂回声肿物占据,

内部回声不均,边界不清

2.肾盂肿瘤USG可肾盂、肾盏光点分离,其间现现低回声区,与肾实质回声强度相似,诊断价值不如IVP。

3.肾囊肿①单纯性肾囊肿,USG表现为单侧性、轮廓鲜明的液性暗区,远侧壁回声增强表现典型,诊断可靠,并可在超声引导下对较大囊肿进行穿剌,为首选治疗方法。②多囊肾,USG示两肾增大,形态异常,并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液性暗区,边界鲜明,因许多微小囊肿反射,紧实质暗区内回声增多,呈明暗不一的大小光点,与单纯性肾囊肿不同。并可发现肝、胰、脾囊肿

(三)肾盂积水 肾盂积水量达到20~30ml时方可由USG显示,肾盂光点分离,中间出现液性暗区,其形态随断面角度而变化,横断面探查呈圆形,纵断面探查呈椭圆形,周围为肾实质低回声区。严重者,肾明显增大,肾实变薄,肾呈一巨大液性暗区。

(四)肾先天性异常 肾先天性异常多见,本节仅讲述肾盂重复畸形及肾位置异常。

1.肾盂重复畸形 USG可见两个肾盂、肾盏的回声。

2.异位肾及游走肾肾窝内不能测出肾脏的回声。异位肾,经手法推压不能纳入本侧之肾窝内;游走肾,经手法推压可纳入本侧肾窝之内。

(五)肾炎性疾病肾炎性疾病需发展一到一定程度时方有USG异常表现,且不具特征。

1.肾结核 USG表现随病理变化不同而异,不具特征性。肾仅有轻度形态变化时,USG多不能分辨;脓肿形成时,显示为肾实质内低回声暗区;钙化表现为带有声影的强回声。

2.慢性肾盂炎 USG可表现为肾盏扩张、变形、实质变薄、肾影变小、形态异常等。

二、肾上腺

正常肾上腺被肺及肋骨遮盖,USG较难显示,但肾上腺肿瘤时,可由USG探出。表现为境界鲜明的实质性低回声区(图4-4-6)。如有液化、坏死则回声不均或呈液性暗区;如有浸润则境界不清。疑嗜铬细胞却未发现肾上腺肿瘤者,应探查腹主动脉旁及膀胱等,以发现异位肿瘤。

左肾上腺癌

图4-4-6 左肾上腺癌

左肾上腺区实质性低回声暗区,边界清楚(↓)

三、膀胱与前列腺

USG不能显示空虚的膀胱,因此,检查前应大量饮水,使之充盈。取仰卧位,经耻骨上行纵断或横断探查,探查应包括整个盆腔。

正常膀胱,呈一液性暗区,部分充盈时为圆形,充盈时呈卵圆形,内壁光滑。

正常前列腺,表现为对称的细长形、三角形或半月形,包膜声光滑、连续呈细线状,内部回声细致而均匀。

1.膀胱癌 USG表现为膀胱的液性暗区内出现边缘不整的实质性回声,并可显示肿瘤析的大小及形态。非手术治疗时,USG随诊可明确肿瘤对治疗的反映。

2.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 前列腺肥大早期呈半月形,晚期为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回声光滑、连续,内部回声增强。

前列腺癌USG显示为前列腺非均匀性增大。未发生浸润时包膜回声连续,但厚度不均,发生浸润时则回声断续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影像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影像学》书籍目录
  1. USG论断《医学影像学》
  2. USG检查技术《医学影像学》
  3. USG图像分析与诊断《医学影像学》
  4. USG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医学影像学》
  5. USG图像特点《医学影像学》
  6. U《传染病》
  7. USG与CT诊断《医学影像学》
  8. U《医学遗传学基础》
  9. USG与CT诊断《医学影像学》
  10. U《医学统计学》
  11. USG诊断《医学影像学》
  12. t值表《预防医学》
  13. USG诊断的临床应用《医学影像学》
  14. T细胞主要表面分子《医学免疫学》
  15. u检验《医学统计学》
  16. T细胞增殖试验《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7. u检验 可用于两样本含量n1、n2、均足够大时,如均大于50或100。《预防医学》
  18. T细胞在胸腺中获得MHC限制的能力《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9. u检验 用于σ已知或σ未知但n足够大[用样本标准差s作为σ的估计值,代入式(19.6)]时。《预防医学》
  20. 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1. u检验和t检验《预防医学》
  22.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医学免疫学》
  23. V《医学统计学》
  24. T细胞在胸腺分化过程中的表型改变《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5. V《医学遗传学基础》
  26. T细胞亚群的分类及功能《医学免疫学》
  27. V《传染病》
  28. T细胞受体基因《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9. VLDL受体《临床生物化学》
  30. T细胞受体《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31. W《金匮悬解》

《医学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