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医学影像学》书籍目录

自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就被用于对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 radiology)的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eology)的基础。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主要内容,应用普遍。50年代到60年代开始应用超声与核素扫描进行人体检查,出现了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和γ闪烁成像(γ-scintigraphy)。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computed tomography, X-ray CT或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 ECT)如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等新的成像技术。这样,仅100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包括X线诊断的影像诊断学(diagnostic imageology)。虽然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亦各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形成影像,从而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以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都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70年代迅速兴起的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即在影像监视下采集标本或在影像诊断的基础上,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使影像诊断学发展为医学影像学的崭新局面。医学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引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

学习医学影像学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成像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方法和图像特点,掌握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和不同成像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以便能正确选用,并能理解医学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对于介入放射学也要了解其基本技术及应用指征,以利于合理应用。本教材将重点介绍各个系统的X线、CT和USG诊断以及介入放射学。

建国以来,我国医学影像学有很大发展。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在各医疗单位都建有影像科室。现代的影像设备,除了常规的影像诊断设备外,USG、Ct 、SPECT乃至MRI等先进设备已在较大的医疗单位应用,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医学影像学地专业的书刊种类很多,在医学、教学、科研、培养专业人材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学术团体的全国放射学会和和各地分会,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影像设备,包括常规的和先进的设备,如CT和MRI设备以及诸如胶片,显、定影剂和造影剂等。我国已能自行设计、生产或组装。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影像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影像学》书籍目录
  1. 总论《医学影像学》
  2. 总疗万病《千金翼方》
  3. 总论《景岳全书》
  4. 总括脉要歌《推拿抉微》
  5. 总论《景岳全书》
  6. 总括脉要歌《幼幼集成》
  7. 总论《温热论》
  8. 总看三部脉法《医学入门》
  9. 总论《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10. 总诀《慈幼新书》
  11. 总论《宜麟策》
  12. 总经《中医词典》
  13. 总论《广嗣要语》
  14. 总筋《中医词典》
  15. 总论《伤寒捷诀》
  16. 总护养法《景岳全书》
  17. 总论《重订囊秘喉书》
  18. 总观六经病欲解时《思考中医》
  19. 总论《救伤秘旨》
  20. 总附渴症诸方论《原要论》
  21. 总论《证治准绳·幼科》
  22. 总附咳嗽诸方论《原要论》
  23. 总论《证治准绳·疡医》
  24. 总附鼻涕鼻衄诸方论《原要论》
  25. 总论《证治准绳·疡医》
  26. 总蛋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7. 总论《普济方·针灸》
  28. 总补∶有毒不可食诸物《急救广生集》
  29. 总论《中药学》
  30. 总按《中医词典》
  31. 总论《幼科释谜》

《医学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