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全篇《医宗金鉴》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医宗金鉴》
- 辨痰《中医词典》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论》
- 辨天泡疮翻花疮论《疡科心得集》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杂病论》
- 辨瞳人散大肝血少胆汁游走论《眼科阐微》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医宗金鉴》
- 辨头痛《内外伤辨》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论》
- 辨吐《幼科铁镜》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杂病论》
- 辨吐泻《幼科铁镜》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医宗金鉴》
- 辨退红丝云翳有先后次第论《眼科阐微》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伤寒杂病论》
- 辨臀痈骑马痈论《疡科心得集》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伤寒论》
- 辨脱肛痔漏论《疡科心得集》
- 辨胎孕男女法《中医词典》
- 辨外感八风之邪《内外伤辨》
- 辨胎热《幼科铁镜》
- 辨外踝疽内踝疽论《疡科心得集》
- 辨胎脉《医效秘传》
- 辨外伤不恶食《内外伤辨》
- 辨胎脉《察病指南》
- 辨外障和内障《中医眼科学》
- 辨胎惊胎风《幼科铁镜》
- 辨外治《白喉条辨》
《伤寒论》
- 序
- 卷第一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卷第七
- 卷第八
- 卷第九
- 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