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牡蛎五两(熬,味酸咸) 龙骨四两(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掰) 蜀漆三两(洗去腥,味辛平)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伤寒论》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三十九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伤寒括要》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伤寒寻源》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证《医学摘粹》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医学读书记》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证十二 太阳一百三《伤寒悬解》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备急千金要方》
-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伤寒杂病论》
- 桂枝去芍药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去芍药汤《伤寒寻源》
-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去芍药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去芍药加麻附细辛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去芍药汤《伤寒括要》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伤寒论》
- 桂枝去芍药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去芍药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去芍药汤方《伤寒论》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伤寒寻源》
- 桂枝去芍药证十二 太阳八十二《伤寒悬解》
-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删补名医方论》
- 桂枝人参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人参汤《医宗金鉴》
《伤寒论》
- 序
- 卷第一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卷第七
- 卷第八
- 卷第九
- 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