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 四逆汤方《伤寒论》
- 四逆汤方《伤寒明理论》
- 四逆汤桂枝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四逆汤方《医宗金鉴》
- 四逆汤解《思考中医》
- 四逆汤方《医宗金鉴》
- 四逆汤七十五 方见《伤寒·太阴》《金匮悬解》
- 四逆汤方《医宗金鉴》
- 四逆汤证《临证实验录》
- 四逆汤方《伤寒杂病论》
- 四逆汤证《临证实验录》
- 四逆汤方《伤寒杂病论》
- 四逆汤证《临证实验录》
- 四逆汤方《伤寒杂病论》
- 四逆汤证《临证实验录》
- 四逆汤方《伤寒杂病论》
- 四逆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四逆汤方《伤寒杂病论》
- 四逆义《思考中医》
- 四逆汤(玉函)《张氏医通》
- 四逆证《医学摘粹》
- 四逆汤《伤寒括要》
- 四逆证《医学摘粹》
- 四逆汤《汤头歌诀》
- 四逆证《医学摘粹》
- 四逆汤《医方论》
- 四逆证《医学摘粹》
- 四逆汤《时方妙用》
- 四逆证《医学摘粹》
- 四逆汤《时方妙用》
- 四逆证《医学摘粹》
《伤寒论》
- 序
- 卷第一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卷第七
- 卷第八
- 卷第九
- 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