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模式——健康观和疾病观
医学模式是人们观察和解决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观念。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思考,医学模式在历史上有着几次重要的演变。
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科学知识贫乏,统治者说疾病是鬼神作怪、神灵惩罚。要祛病强身,只有依靠祈祷和巫术,这是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自然现象,使用一些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植物做某些医学处理,这是经验主义的医学模式。
16~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也影响了医学观。当时把人比作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机械失灵,用机械观来解释一切人体现象,忽视了人的生物性、社会性以及复杂的内部矛盾,医生的任务就是修补机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以治疗为主的机械医学模式。经过18世纪到19世纪,工业革命转向高潮,自然科学和医学高度发展,生物学家、医学家提出了进化论、细胞学说,发现了微生物等致病因子,这些科学事实使人们对健康与疾病有较为正确的理解,对传染病的认识及病原微生物的发现,从生物学角度明确了疾病原因,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了预防接种以预防传染病,并创建了免疫学,陆续研制了各种疫苗。几十年来,使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从有病治病进而为未病防病的时期。
进入20世纪,人们认识到疾病的发生除病原体这一外因外,还与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关,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医学模式。生态医学初级阶段侧重外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作用,而高级阶段则注意到了人体内环境的作用,即人要健康长寿,必须内外环境统一,并且要保持体内正常微生物间的微生态平衡,从未病防病进而为无病保健。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国内外发展了多种多样的微生态制剂,以恢复和保持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保健的目的。
时代在不断发展,认识在不断提高,健康与否或疾病是否发生还包括社会、行为和心理等因素。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立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人们几乎已不再恐惧传染病,但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依旧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这些病与心理紧张、环境污染、社会文化、个人行为等密切相关。人不仅是生物,而且有社会性,社会因素能决定人的健康长寿,或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因此,从整体来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能全面客观地观察和解决现代的健康和疾病问题。21世纪即将来临,人们将有更高的期盼。

- 医学模式——健康观和疾病观《免疫与健康》
- 医学模式,恩格尔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
- 医学人类学《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名词统一活动《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蠕虫《人体寄生虫学》
- 医学律令《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入门《侣山堂类辩》
- 医学科学研究与动物实验的关系《实验动物科学》
- 医学上许多重大发现与动物实验的关系《实验动物科学》
- 医学教育在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预防医学》
- 医学社会学《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教育学《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暂行条例(北京)《实验动物科学》
- 医学教育《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史的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教育《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史的概念《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教育《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史的理论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教育《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史著述及资料《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医学提举司《中医词典》
- 医学监测《预防医学》
- 医学提举司副提举《中医词典》
- 医学集成卷一跋《医学集成》
- 医学提举司提举《中医词典》
- 医学集成卷四《医学集成》
- 医学统计学及其主要内容《医学统计学》
- 医学集成卷三《医学集成》
-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词汇英汉对照(索引)《医学微生物学》
《免疫与健康》
- 第一章 基础知识
- 一、医学模式——健康观和疾病观
- 二、不可忽视亚健康状态
- 三、免疫是怎么回事
- 四、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保卫人体的“战士”
- 五、人体免疫屏障
- 六、人体的天然防线
- 七、皮肤和粘膜的抗感染作用
- 八、为什么病原体一般不易进入脑部和胎儿体内?
- 九、谈谈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 十、话说免疫与遗传
- 十一、女孩为什么抗病能力比较强?
- 十二、什么是特异性免疫
- 十三、精确多能的抗体“明星”
- 十四、红细胞免疫功能种种
- 十五、哪些天然药物可以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
- 十六、神经、免疫与健康
- 十七、情绪与免疫
- 十八、维生素C有益于免疫
- 十九、微量元素与免疫
- 二十、调节免疫功能的锌元素
- 第二章 感染与免疫
- 一、看不见的伴侣——人体正常微生物
- 二、人体怎样抵抗病菌
- 三、危险的带菌者
- 四、婴儿六个月后为何患病多?
- 五、母乳喂养好处多
- 六、谨防流感悄然袭来
- 七、正当流感高发时
- 八、老年感冒谨防慎治
- 九、老年呼吸道感染为什么常迁延不愈
- 十、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 十一、何谓病毒性肝炎?
- 十二、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
- 十三、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 十四、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 十五、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相关疾病
- 十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诊断
- 十七、病毒性肝炎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 十八、病毒性肝炎一般治疗原则
- 十九、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治疗
- 二十、怎样预防病毒性肝炎
- 二十一、那些人容易得艾滋病?
- 二十二、擅长破坏免疫系统的艾滋病病毒(缺)
- 二十三、吸毒易遭艾滋病
- 二十四、怎样预防艾滋病传播
- 二十五、结核病的预防
- 二十六、夏季要防钩体病
- 二十七、疯牛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
- 二十八、“危险三角区”的由来
- 二十九、大灾后防大疫
- 三十、感染可致免疫紊乱
- 三十一、病后免疫
- 三十二、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 三十三、什么是计划免疫
- 三十四、说话基因疫苗
- 第三章 变态反应与免疫性疾病
- 一、人体免疫力越强越好吗?
- 二、什么叫过敏体质?
- 三、药物和化妆品引起的皮炎
- 四、漫话海鲜过敏引起的腹泻
- 五、小心宠物带来的危害
- 六、何以春暖花开时易发哮喘
- 七、引发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因有那些?
- 八、支气管哮喘的减敏疗法
- 九、不可忽视的青霉素皮试
- 十、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意义
- 十一、急性扁桃体炎后的急性肾炎
- 十二、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 十三、红细胞免疫异常的有关疾病
- 十四、什么是免疫抑制剂
- 十五、糖皮质激素的功与过
- 十六、人的血型
- 十七、为什么血型必需相同才能输血
- 十八、“万能输血者”并不万能
- 十九、义务献血不会影响健康
- 二十、血型O型者其父母不一定是O型
- 二十一、浅谈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 二十二、移植和移植排斥反应
- 二十三、近亲器官移植容易成功
- 二十四、骨髓移植、血肉情深
- 第四章 肿瘤与免疫
- 一、正常细胞是怎样转变成癌细胞的
- 二、谈谈肿瘤抗原
- 三、免疫低下者易患肿瘤
- 四、肿瘤患者的免疫反应
- 五、免疫细胞是怎样杀灭瘤细胞的
- 六、肿瘤细胞怎样“逃脱”免疫监视
- 七、LAK细胞
- 八、TIL细胞
- 九、肿瘤的第四种疗法—肿瘤生物疗法
- 十、肿瘤疫苗
- 十一、生物导弹与肿瘤导向治疗
- 十二、超声·免疫·肿瘤
- 第五章 衰老与免疫
- 第六章 生殖免疫
- 第七章 中医中药与免疫
- 第八章 常用检验结果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