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七、LAK细胞

《免疫与健康》书籍目录

1982年,有人发现,如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白细胞间介素II(IL—2),再培养4—6天,就能诱导出一种非特异性的杀伤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对CTL、NK细胞不能杀伤的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这种细胞称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简称LAK细胞。

现在已弄清LAK细胞的前身是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它们在IL—2的作用下,可被诱导成为具有广谱的抗瘤活性,可以成为溶解多种肿瘤细胞的LAK。随着培养和分离淋巴细胞方法的改进,现已可培养出多种各有特点的LAK细胞,如:①A—LAK细胞,这种将脾或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悬液,先除去单核/巨噬细胞,然后在塑料培养瓶中用IL—2活化培养,收集贴壁的细胞,然后再用IL—2培养,得到粘附性的A—LAK细胞,它具有更高效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②PHA—LAK细胞,这是用健康“O”型供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植物凝集素(PHA)预刺激48小时,然后用IL—2诱导的LAK细胞。PHA—LAK具有增殖能力强,细胞毒活性高的特点。③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细胞):这是从肿瘤的活检和切除的肿瘤标本或从肿瘤浸润胸腹腔渗出液中以及转移的淋巴结中,先分离出较单纯的TIL,其中所含的少量肿瘤细胞,可在培养过程中(2—3周后)逐渐死亡。随后的培养条件与LAK相同,待其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即可回输到患者自身中。TIL细胞的最大特点是对肿瘤具有特异的杀伤作用。④CD3—LAK:它的前体细胞的来源以及准备与LAK相同,只是需要在细胞培养中加入CD3(CD3是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抗原)的单抗,由于CD3单抗能识别CD3分子,两者结合,即可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分裂增殖。T细胞一经被CD3激活后,只需要低浓度的IL—2,就可维持T细胞的活跃增殖。细胞扩增至一定数量后,即可应用于治疗。

目前LAK细胞的治疗方案多与IL—2联合应用。该疗法对某些病人可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引起寒战发热这种副作用一般均属暂时性和可逆性,静注杜冷丁即可奏效,停止治疗可很快消失。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免疫与健康》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免疫与健康》书籍目录
  1. LAK细胞《免疫与健康》
  2. LAK细胞《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3. LB培养基《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4. LAK 细胞《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5. LDL-R基因突变的常用研究方法《动脉粥样硬化》
  6. L《传染病》
  7. LDL-R基因突变分析《动脉粥样硬化》
  8. L《医学遗传学基础》
  9. LDL受体《临床生物化学》
  10. L《医学统计学》
  11. LDL受体功能《动脉粥样硬化》
  12. L《生理学》
  13. LDL受体基因结构《动脉粥样硬化》
  14. 《四圣心源》
  15. LDL受体结构《动脉粥样硬化》
  16. L《金匮悬解》
  17. LDL受体相关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18. KT实《名医别录》
  19. Leigh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0. KT气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1. Lennox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2. KT芦叶《海药本草》
  23. LES内在确认法《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24. KT疮《外科启玄》
  25. Letterer-Siwe病《病理学》
  26. KT病候《诸病源候论》
  27. Lhermitte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8. KT(猪孝切)菜《证类本草》
  29. LIF《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30. KT 麦《饮食须知》
  31. LNNB各分测验及其功用《医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