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情绪与免疫
情绪与免疫系统的影响确实存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个性显得易激动、紧张、烦恼,并且神经过敏,喜怒无常,以及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克制敌意,抑郁者,比其他人容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免疫抑制性倾向者常表现为与人接触不良,无警觉,不能表达情感,这些人通过心理因素(如应激)或某些外因(如病毒、感染)刺激,免疫功能会低下,对某些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易感。反之,善于约束自己的人,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外界环境,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乐趣,能对抗烦恼、悲痛、忧郁等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从而在遇到不利因素时并不增加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常伴有免疫调节机能紊乱,会出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的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改变。
用心理及精神药物治疗能逆转对免疫系统的不良影响,对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催眠、暗示等方法能增强白细胞杀灭细菌的能力,并能改善淋巴细胞的反应性。
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影响的详细机理仍在深入的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通过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复杂网络而产生作用。从初步的研究结果来看,为维护、改善我们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必要对我们的个性、心理状态作适当的调整。
- 情绪与免疫《免疫与健康》
- 情绪对心脏的效应《医学心理学》
- 情欲《中医词典》
- 情气从召说《目经大成》
- 情志《医经原旨》
- 情感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情志变化《中医养生学》
- 情感障碍《医学心理学》
- 情志九气《类经》
- 情感障碍《预防医学》
- 情志门《医方考》
- 情感诱发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情志三郁《中医词典》
- 情感协调性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情志因素《中医内科学》
- 情感退化《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情志因素《中医儿科学》
- 情感统一性异常《医学心理学》
- 情志因素《中医妇科学》
- 情感反应性异常《医学心理学》
- 氰化氢《预防医学》
- 鲭鱼《饮食须知》
- 擎疽《中医词典》
- 蜻蜒《医学入门》
- 擎疽门(一则)《辨证录》
- 蜻蛉《名医别录》
- 擎珠毒《中医词典》
- 蜻蛉《本经逢原》
- 黥刺雕青《急救广生集》
- 蜻蛉《本草衍义》
- 苘麻《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