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食

《伤寒大白》书籍目录

伤寒论》胸满条,有烦热胸中窒,用栀子豉汤。又有胸中痞硬,气冲咽喉不得息,当吐之。

此二条,言胸前胃家满闷,一以清胃热,一以吐胃痰主治也。至心之下腹之中硬满,则曰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又云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大陷胸汤主之。此二条,一言心腹硬满,用承气下肠胃燥屎。一言心下至小腹硬痛,用陷胸汤下胸腹痰饮。至论病后新瘥,强与谷食,故令微烦,当捐谷则愈。此言病后食复之症也。舍此别无食滞中焦,胸膈饱闷,而用消导之法。不知今之患伤寒热病, 痧疫毒,因食滞中焦,凝结胃阳,不能敷布作汗,内外结纽,互相蒸酿,久热不解,至死者比比,良由世有夹食伤寒之名,前贤未有夹食治法。余今参悟方法主治。夫食滞中焦,外冒表邪,病因不一。有先因感冒,而食滞不消者,此因感冒停食,外感为本,食滞为标。有先因食滞,感冒风寒,食滞为本,外感为标。二者虽有标本之分,然当择其急者先治。二者皆急,当以二者并治。古人云急则治标,人多错解。此言重在急字,言治病当先治本。若标病急,当舍本先治标矣;若不急,仍先治本。进而详之,更有说焉。例如表热食滞,必得表汗外出,表热外解,则食始消。不知欲发表邪,必得胃阳敷布,方能作汗,故以一半消食,一半发表治之。若胃气冲和者,则能作汗外解。若痰涎食重,胶固胃中,而以表里和平治之,则不应矣。于是家秘立保和散细研为末,以散胸前凝结,又以升阳解表汤煎汤调服,蒸助胃汁,则作汗外解。若表邪未解,表热方盛,食滞不消,而里已热结,且唇焦口燥,用不得快膈末药者,则以前方同煎,以汤润燥。夫胸前食滞,胶固不开,不用消化,则热久神昏,必至于死。消化之药太燥,则热得燥而燥愈甚,亦必至死。用润不及,则偏于燥而热不减。用润太过,则偏于润而结愈固。

仲景用山栀豆豉汤,治里有烦热,不能作汗外解。河间又发豆豉石膏滑石,同葱白能发里热无汗之症,均有至理。家秘用保和散以消胸膈痰食,多冲竹沥萝卜汁,以其润而不燥,寒而不凝,不独能消痰食。且燥火闭郁,非此不清,燥热无汗,非此不润,平淡切病,常能起回生。惟荤腥食重,抑遏表邪者,多有不应。若 痧疫毒得荤腥者,百无一生,以疫毒得荤腥浓味,则凝伏不出,肠胃必腐,后下血水,更重于他病耳。故治夹食,必互参毒及唇焦胸满,方能得手。

家秘保和散

半夏 浓朴 枳壳 香附 楂肉 莱菔子 麦芽 川连 豆蔻 石菖蒲

上为细末,白汤炮服。有燥热,冲竹沥萝卜汁,或煎汤以服。

此方消痰化滞,家秘治胸满寒热,夹食夹痰,先服此方,随服后方升阳解表汤。

若表里并急,前后二方合用,古名保和丸。然胸前凝结,必须散以散之,汤以荡之。若丸以缓之,则胸前愈加填满。

升阳解表汤

升麻 葛根 羌活 防风 柴胡 枳壳 浓朴 广皮 甘草 半夏

此方升发胃气,敷布胃阳,作汗散表,家秘治发热胸满,表邪不解之症。若表症重者,先服此方散表。若表里皆重,前后二方合服。五味以散表,五味以宣散。胃阳,敷布作汗。

古人以一味表药,一味凉药,和解表里。又以一半散表,一半清理,双解表里。今家秘化立此方,和解夹食外感,以开化方比例之妙法。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大白》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大白》书籍目录
  1. 夹食《伤寒大白》
  2. 夹肾虚《广瘟疫论》
  3. 夹食夹气《古今医彻》
  4. 夹伤秘方《华佗神方》
  5. 夹食伤寒《中医词典》
  6. 夹伤毒《冯氏锦囊秘录》
  7. 夹食伤寒《幼幼新书》
  8. 夹伤《外科证治全书》
  9. 夹食伤寒《活幼心书》
  10. 夹伤《外科大成》
  11. 夹水伤暑《温热暑疫全书》
  12. 夹伤《外科心法要诀》
  13. 夹损伤《冯氏锦囊秘录》
  14. 夹伤《医宗金鉴》
  15. 夹痰伤寒《中医词典》
  16. 夹疝《广瘟疫论》
  17. 夹痰症《丹台玉案》
  18. 夹痧《痘疹心法要诀》
  19. 夹亡血《广瘟疫论》
  20. 夹痧《医宗金鉴》
  21. 夹哮喘《广瘟疫论》
  22. 夹色伤者《奇效简便良方》
  23. 夹心胃痛《广瘟疫论》
  24. 夹色伤寒《奇效简便良方》
  25. 夹血《广瘟疫论》
  26. 夹腮《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27. 夹血伤寒《中医词典》
  28. 夹热痛《中医词典》
  29. 夹眼法《中医词典》
  30. 夹热夹痰慢惊《幼科心法要诀》
  31. 夹阴伤寒《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