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不宜汗下利小便论
产后阴血骤下,阳无所附,孤阳外越,每多发热,此乃阴虚生热,切勿作外感而表散。生化汤善能退热,以其内有姜、草,所谓甘温能除大热也。故产后虽有表症,一切风药性升,不可用,恐载血上行,令人发晕。且虑重竭其阳,必至汗脱而死,即佛手散中川芎辛散,能发汗走泄,亦须临时因症审酌用之。产后阴血既亏,津液自少,况临产劳倦气虚,虚则传化自迟,二肠枯燥,势所必然,久则自复。
或用生化汤养血,兼生津助液亦可。故产后虽二便暂有不甚通利,然于下利等药,必须禁用,非特硝、黄、五苓难于轻试。即四物汤中生地、芍药,纯阴而伐生气,且作泻而凝血。五苓利水伤阴,愈通之而愈枯结。若误用而重亡其阴,难免孤阳无辅而走脱矣。故《机要》有云∶胎产之病从厥阴,无犯胃气及上下二焦,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也。

- 产后不宜汗下利小便论《妇科秘书》
- 产后不宜汗下利小便论《胎产心法》
- 产后不语《中医词典》
- 产后不凭脉论《三指禅》
- 产后不语《明医指掌》
- 产后不可作诸虚不足治《女科经纶》
- 产后不语《医学心悟》
- 产后不可用白芍辨《温病条辨》
- 产后不语《女科百问》
- 产后补虚《金匮钩玄》
- 产后不语《女科切要》
- 产后病治法试探《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产后不语《评注产科心法》
- 产后病治法试探《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产后不语分证用药《女科经纶》
- 产后病小论《中医妇科学》
- 产后不语属败血入心《女科经纶》
- 产后病目歌《眼科心法要诀》
- 产后不语属热血热痰迷塞心窍《女科经纶》
- 产后病目病《医宗金鉴》
- 产后不语属胃湿热痰迷心《女科经纶》
- 产后病痉属阴虚内热生风《女科经纶》
- 产后部《本草易读》
- 产后病痉《中医词典》
- 产后产户痛《中医词典》
- 产后病痉《名师垂教》
- 产后肠出不收《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病戒用发表一切不可用风药《女科经纶》
- 产后肠出不收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病《新修本草》
- 产后肠痒《古今医统大全》
《妇科秘书》
- 作者:? 朝代:? 年份:?
- 脉法
- 行经三忌
- 恶阻论
- 胞漏并小产论
- 诸痛论
-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
- 诸血症论
- 子肿子气子满论
- 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
- 子淋论
- 转胞淋闭论
- 子嗽论
- 喘急论
- 泄泻论
- 霍乱论
- 中恶中暑中湿中风论
- 子痫论(一名子冒)
- 痢论
- 疟论
- 伤寒温热时疫论
- 谵语论
- 鬼胎论
- 肠覃似孕证蓄血似孕论
- 孕妇出痘论
- 妊娠麻疹论
- 产后脉诀论
- 生化汤论
- 产后药误须知
- 三冲论
- 产后不宜汗下利小便论
- 新产三审论
- 血块痛论
- 晕厥论
- 血脱气脱神脱三症论
- 恶露不止论
- 气喘论
- 恶露不下论
- 脱汗亡阳及诸汗论
- 伤食论
- 忿怒气逆论
- 头痛论
- 心痛即胃脘痛论
- 腹痛论
- 小腹痛并儿枕论
- 腰痛论
- 胁肋痛论
- 手足身痛论
- 发热论
- 大便燥秘论
- 类疟及寒热往来论
- 类中风痉及语涩口噤不语筋挛等症论
- 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
- 痢滞论
- 腹胀满闷论
- 浮肿论
- 淋症论
- 大小便血论
- 咳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