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胞淋闭论
妊娠转胞,乃脐下急痛,小便不通。凡强忍小便,或尿急疾走,或饱食忍尿,或忍尿入房,使水气上逆,气逼于胞,故屈戾不得舒张所致,非小肠、膀胱受病,而利药所能利也。法当治其气则愈。凡妇人禀受弱,忧闷多,性躁急,食浓味者,恒有之。因胞不自转,为胎所压,胎若举起,胞系自流,水道自通矣。用二陈升提饮。又有用补中益气汤,服后探吐,以提其气自通。通后即用参、 大补,恐坠胎也。但子淋与转胞相类,小便频数,点滴而痛者,为子淋。膀胱、小肠虚热也,虚则不能制水。热则不能通利,故淋。若频数出少不痛者,为转胞,间有微痛,终与子淋不同耳。论中急痛,乃急欲便而痛,得便则止,间有微痛,与子淋点滴痛不同。
二陈升提散 治孕妇脐腹作痛,小便淋闭不通,或微痛,与淋有别。由气虚、胎压水胞。
人参(一钱) 白术(土炒) 生地(各一钱半) 当归(二钱) 川芎(八分) 半夏(六分制或油炒) 柴胡 升麻 陈皮 炙草(各四分) 姜(一片)
煎服。予谓,探吐法莫若通后服提补之药。

- 转胞淋闭论《妇科秘书》
- 转胞淋闭论《胎产心法》
- 转胞小便不通《宋本备急灸法》
- 转胞交肠论治《类证治裁》
- 转胞有四证所致宜举其胎《女科经纶》
- 转胞病为胞系了戾宜利小便《女科经纶》
- 转胞与子淋有痛不痛两证不同《女科经纶》
- 转胞病属中气虚怯宜用升举《女科经纶》
- 转胞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转胞病属血少气多有饮《女科经纶》
- 转胞证治举胎《医宗金鉴》
- 转胞病属血气虚弱不能上载其胎《女科经纶》
- 转胞症治验《一得集》
- 转胞病属忍尿疾走饱食入房所致《女科经纶》
- 转导《医学微生物学》
- 转胞病属强忍房事所致当治气《女科经纶》
- 转豆脉《中医名词词典》
- 转胞病属饱食用力因合阴阳所致《女科经纶》
- 转豆脉《中医词典》
- 转胞病属饱食气伤胎系《女科经纶》
- 转毒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转胞病脬为热所迫《女科经纶》
- 转谷《中医词典》
- 转胞病《女科精要》
- 转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转胞病《冯氏锦囊秘录》
- 转化《医学微生物学》
- 转胞(杂病)《金匮悬解》
-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转胞《盘珠集胎产症治》
- 转换障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妇科秘书》
- 作者:? 朝代:? 年份:?
- 脉法
- 行经三忌
- 恶阻论
- 胞漏并小产论
- 诸痛论
-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
- 诸血症论
- 子肿子气子满论
- 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
- 子淋论
- 转胞淋闭论
- 子嗽论
- 喘急论
- 泄泻论
- 霍乱论
- 中恶中暑中湿中风论
- 子痫论(一名子冒)
- 痢论
- 疟论
- 伤寒温热时疫论
- 谵语论
- 鬼胎论
- 肠覃似孕证蓄血似孕论
- 孕妇出痘论
- 妊娠麻疹论
- 产后脉诀论
- 生化汤论
- 产后药误须知
- 三冲论
- 产后不宜汗下利小便论
- 新产三审论
- 血块痛论
- 晕厥论
- 血脱气脱神脱三症论
- 恶露不止论
- 气喘论
- 恶露不下论
- 脱汗亡阳及诸汗论
- 伤食论
- 忿怒气逆论
- 头痛论
- 心痛即胃脘痛论
- 腹痛论
- 小腹痛并儿枕论
- 腰痛论
- 胁肋痛论
- 手足身痛论
- 发热论
- 大便燥秘论
- 类疟及寒热往来论
- 类中风痉及语涩口噤不语筋挛等症论
- 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
- 痢滞论
- 腹胀满闷论
- 浮肿论
- 淋症论
- 大小便血论
- 咳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