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教分合异同源流考
道释二家,今世多知二而一。惟儒与释,判然两途。其不能合者,由后学分门别户致之耳,读孔氏书者,记诵词章无论也。即讲实学,亦多争立功名,轻视修养,高谈性命,无益身心,不知六经四子书,所载养身养心之谓何也。读释老书者,演法持戒无论也。即讲性定,亦每专求修炼,罔顾家国,实宗杨墨。托言释道,不知道藏佛藏所载慈悲誓愿之谓何也。二者皆偏,孔圣非无修养,释道非无事功,异曲同工,异派同源。同者格致诚正之功,异者修齐治平之迹,其实一理也。粤稽混沌初开,自盘古以迄三代,中国并无儒道之分,凡学道之士,无一非读五帝三王时书,皆儒也,即道也。道家甚称黄帝彭祖,老聃之学孔子亦尝采取之窃比之,访问之,赞叹之,何尝攻辩。至汉天师出,而儒道始分焉。不知天师道也,亦儒也。分之者,后世之立宗派也。又秦汉以前,中国疆域不广,只占天下十分之二。沙海外数千百国,孔教难及,天生然灯,演教中古,次出释迦,宣化西域,授受相传二十八代,至达摩祖师来游东土。外夷佛教分支,有黄教红教之别,达摩祖师坐化西归。中国佛教别派,有临济,曹洞之分;亦如儒有南北学,汉宋学;道有正一派,龙门派之类也。种种流派,法异旨同,派分道合,其一生万,万合一之,理俱无殊,不主中道,能传之远而且久乎?!其间不过各宗各派,各有异同,各守各传,各有得失。有精粗纯驳之分,有浅深真伪之别,皆未可浓非也。今三教并立,鲜能贯通,主此奴彼,主彼奴此。讲修炼者,呼儒家为俗,守章句者,目释道为谬。自相高尚,互相攻击,甚至同室操戈,后先矛盾,真可笑也!约而言之∶儒曰执中,释曰守中,道曰玄中,非三教一贯而何?故推阐斯道,不得不合三教之理而言,非故以释道之法,混乱圣经也。抑思圣人之言,无所不包,释道身心性命之学,又奚不可摘取,而证明乎?!

- 三教分合异同源流考《达摩洗髓易筋经》
- 三教参悟说《达摩洗髓易筋经》
- 三结交《中医词典》
- 三角灸《针灸学》
- 三解散《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三角巾包扎法《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三解汤《医方考》
- 三焦主决渎《中医名词词典》
- 三解汤《医方论》
- 三焦主病《银海指南》
- 三戒《中医词典》
- 三焦主包络客《针灸大成》
- 三进一退《中医词典》
- 三焦诸穴歌《经络考》
- 三禁《理虚元鉴》
- 三焦蒸《中医词典》
- 三禁《胎产心法》
- 三焦照六腑《丹台玉案》
- 三经独动《类经》
- 三焦胀《圣济总录》
- 三科《中医词典》
- 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针灸甲乙经》
- 三泪《中医词典》
- 三焦约《医述》
- 三棱《雷公炮制药性解》
- 三焦约《圣济总录》
- 三棱《玉楸药解》
- 三焦元气衰旺《脾胃论》
- 三棱《中药炮制》
- 三焦郁《中医词典》
- 三棱《汤液本草》
《达摩洗髓易筋经》
- 作者:项杨惠吴德华张鉴若曹江 朝代:? 年份:?
- 原叙一 张瑶序
- 原叙二 周守儒序
- 原叙三 增演易筋洗髓经合编序
- 原叙四 李卫公序
- 原叙五 牛将军序
- 上编 原理源流篇
- 第一章 原理源流篇
- 第二章 易筋经总论
- 第三章 洗髓经总义
- 第四章 洗髓易筋与各家学说的关系
- 第五章 养身养心论说
- 第六章 练功歌诀
-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 中篇 功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