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筋经总论原文

《达摩洗髓易筋经》书籍目录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障无碍,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涤净,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入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内清静外坚固,登寿域在反掌之间耳,何患无成。

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禀。如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 ,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

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否则道亦难期。

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弄壶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阴阳,故二竖系之在人,无不可易。所以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静为动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后先者易其缓急,顺逆者易其往来,危者易之安,乱者易之治,祸者易之福,亡者易之存,气数者可以易之挽回,天地者可以易之反复,何莫非易之功也。

至若人身之筋骨,岂不可以易之哉?!然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系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岂可容其弛挛靡弱哉?而病瘦 懈者又宁许其入道乎?佛祖以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即绵泥之身可以立,成铁石,何莫非易之功也,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此其一端耳。

故阴阳为人握也,而阴阳不得自为阴阳,人各成其人,而人勿为阴阳所罗。以血气之躯而易为金石之体,内无障,外无碍,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来。然此着功夫,亦非细故也。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至药物器制,节候岁月,饮食起居,始终各有征验。入斯门者,宜先办信心,次立虔心,奋勇坚进,如法行持而不懈,自无不立跻圣域矣。

般刺密谛曰∶此篇就达摩大师本意,言易筋之大概,译而成文,毫不敢加以臆见或创造一语。

后篇行功法则具详原经译义,倘遇西竺高明圣僧,再请琢磨可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达摩洗髓易筋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达摩洗髓易筋经》书籍目录
  1. 易筋经总论原文《达摩洗髓易筋经》
  2. 易筋经《中医养生学》
  3. 易筋洗髓并行不悖说《达摩洗髓易筋经》
  4. 易筋经《气功外气疗法》
  5. 易筋洗髓经后跋二《达摩洗髓易筋经》
  6. 易简诸方(胎产须知)《古今医统大全》
  7. 易筋洗髓经后跋三《达摩洗髓易筋经》
  8. 易简诸方《古今医统大全》
  9. 易筋洗髓经后跋一《达摩洗髓易筋经》
  10. 易简诸方《古今医统大全》
  11. 易筋洗髓名义《达摩洗髓易筋经》
  12. 易简诸方《古今医统大全》
  13. 易经《中医词典》
  14. 易简诸方《古今医统大全》
  15. 易老法霍乱吐泻足阳明总摄六经《阴证略例》
  16. 易简诸方《古今医统大全》
  17. 易老天麻丸《冯氏锦囊秘录》
  18. 易简诸方《古今医统大全》
  19. 易生于道《中医之钥》
  20. 易简诸方《古今医统大全》
  21. 易收早收难收《麻科活人全书》
  22. 易简诸方《古今医统大全》
  23. 易水学派《中医词典》
  24. 易简敷药方《古今医统大全》
  25. 易水张先生枳术丸《内外伤辨》
  26. 易简方《古今医统大全》
  27. 易性癖《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8. 易简方《古今医统大全》
  29. 易虚易实《中医词典》
  30. 易简方《古今医统大全》
  31.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思考中医》

《达摩洗髓易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