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折身图说
1.马上献杵势。此势与前图马上献杵法同。
马上献杵势图(图)
2.伏耳抱柱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掌头按伏两耳,两耳中三指紧按天柱,正身平视,一志凝神,呼吸一口,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伏耳抱柱势图(图)
3.嵇首崩角势。此势就前势缓缓着力,将头下按至膝间,如嵇首崩角状,膝腿直伸,足尖挂地,呼吸三口,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嵇首崩角势图(图)
4.倒运河车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掌放松,由后颈项挨身顺下至两足边,搬脚对立,两折皆直,俯首凝注。呼吸三口,例运河车。
倒运河车势图(图)
5.昂头掉尾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十指尖挨着脚十趾尖,尾掉头昂,神凝目注,呼吸三口,顺作下势。
昂头掉尾势图(图)
6.合掌定气势。此势就前势将两脚移开,足尖挂地,身随头起立,合掌定气,呼吸一口,顺作下势。余法同马上献杵势。
合掌定气势图(图)
7.伸手舒脉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打开,舒畅血脉,立掌左右,皆与肩齐,呼吸一口。诸法同马上振衣势。
伸手舒脉势图(图)
8.提空起立势。此势就前势仍足趾挂地,上下直立,掌背向外,掌心向内,垂两掌平肩尽力上提,呼吸一口。余法同前立身势。
提空起立势图(图)
9.踏云拨雾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掌心逆翻至顶,交叉顺势着力,向左右拨开,以膀伸肱直为度,而上下体直,足仍离地,恍如踏云拨雾之状。其余气数诸法悉皆同前。
踏云拨雾势图(图)
10.托天镇地势。此势就前势仍足尖挂地,上下体直,将两掌心翻转,排左右朝天尽力往上下一撑,上托下镇,呼吸一口。余法同前。
托天镇地势图(图)
11.四肢通关势。此势就前势仍足趾挂地,将两手向左右排开,阳掌向外、阴掌向内,使左手与右脚对,右手与左脚对,然后四肢一撑,呼吸一口,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四肢通关势图(图)
12.悬吊如钟势。此势就前势仍足趾挂地,将两手收至头顶,合掌直伸,悬吊如钟,呼吸三口。余法同前。
悬吊如钟势图(图)
13.直立如松势。此势就前势将两足收回,足跟相挨,仍起脚离地,上下一撑,直立如松,呼吸三口。余法同前。
直立如松势图(图)
14.献杵还原势。此势就前势仍足趾挂地,将合掌缓缓放下平肩,呼吸三口。余法与前图中立身献杵还原同。
献杵还原势图(图)
15.仰面朝天势。此势与侧身图中仰面朝天法同。
仰面朝天势图(图)
16.拱立归位势。此势与侧身图中拱立归位法同。
拱立归位势图(图)

- 折身图说《达摩洗髓易筋经》
- 折伤诸症(金疮 破伤风 夹杖 汤火伤)《文堂集验方》
- 折收《中医词典》
- 折伤瘀血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折腕方一首《外台秘要》
- 折伤吐血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折腕秘方《华佗神方》
- 折伤吐血《中医词典》
- 折腕瘀血方四首《外台秘要》
- 折伤衄《中医词典》
- 折腕瘀血秘方《华佗神方》
- 折伤木《证类本草》
- 折疡《中医词典》
- 折伤木《新修本草》
- 折腰《中医词典》
- 折伤木《千金翼方》
- 折针《中医名词词典》
- 折伤筋骨疼痛《奇效简便良方》
- 折针《中医词典》
- 折伤《卫生易简方》
- 折针《古今医统大全》
- 折伤《万病回春》
- 折针《针灸聚英》
- 折伤《古今医鉴》
- 折转试其手《中医词典》
- 折伤《寿世保元》
- 辄筋《中医词典》
- 折伤《中医词典》
- 辄筋《针灸学》
- 折量取穴法《普济方·针灸》
- 辄筋(一名神光,一名胆募)《针灸大成》
《达摩洗髓易筋经》
- 作者:项杨惠吴德华张鉴若曹江 朝代:? 年份:?
- 原叙一 张瑶序
- 原叙二 周守儒序
- 原叙三 增演易筋洗髓经合编序
- 原叙四 李卫公序
- 原叙五 牛将军序
- 上编 原理源流篇
- 第一章 原理源流篇
- 第二章 易筋经总论
- 第三章 洗髓经总义
- 第四章 洗髓易筋与各家学说的关系
- 第五章 养身养心论说
- 第六章 练功歌诀
-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 中篇 功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