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养婴辨
养婴之法,修养与胎养不同。胎养之婴,精成形而神具焉。修养之婴,神入定而气送焉,胎养之婴,藉气以聚神,以活。修养之婴,藉精以蓄气,以导。胎养者,由气生精,由精生神。修养者,以气敛神,以神调精。胎养之婴成有神,御气以送精,所以先出者为精,是因先天而有后天也。修养之婴,以气炼精而存神,所中主者为神,是以后天而补先天也。常人不知护蓄、成人后精必亏,气必馁。归时,精顽气落,神与具散,而入于鬼。修士善于保重,成功后精必凝,气必结。归时,精完气升,神随之出而存其灵。礼记所谓,魂气升于天,形魄归于地。中庸所谓弗见弗闻,体物不遗者,皆此意也。婴何由能出?其体至轻,其用至灵,以气之至轻,送神之至灵,自与轻清上浮之天契合。无闲安能不出入上清乎?要之,婴之能出,必由定之能入,定之能入,必由运之能久,婴由昏而明,明而清,清而轻,轻而虚,虚而灵,灵而神。斯与天地合撰,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矣。尽人合天,舍此何从。其理精粹,其事平庸,人习焉不察,遂忽焉不觉耳!慎毋惑于旁门左道,从身中有形之精为婴也。有形之精,在身中是一块血肉,非轻清之品,如何能到上清世界?!世俗所称肉身成圣,是以肉身修成圣人。拔宅飞升,是合一宅而飞空上升耳。岂身与宅可安置于上界哉?!纵世有传说!皆后人附合之词也。
揆之于理,万难取信。

- 养婴辨《达摩洗髓易筋经》
- 养阴液保阳根必先保中气《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养元汤《奇方类编》
- 养阴润燥《中医词典》
- 养真化气《女丹合编选注》
- 养阴润燥《中医名词词典》
- 养正丹《妇人大全良方》
- 养阴清燥汤《目经大成》
- 养正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养阴清热《中医词典》
- 养正丹《瘴疟指南》
- 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 养正丹《普济本事方》
- 养阴清肺《中医词典》
- 养正膏《妇人大全良方》
- 养阴派《中医词典》
- 养正膏《博济方》
- 养阴解表(滋阴解表)《中医名词词典》
- 养正积自除《卫生宝鉴》
- 养阴解表《中医词典》
- 养正金丹《是斋百一选方》
- 养阳滋阴之剂《原机启微》
- 养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养阳之剂《原机启微》
- 养子日用法(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 养阳《明医指掌》
- 养子十法《中医词典》
- 养血药《中药学》
- 养子十法《儿科萃精》
- 养血生发斑秃痊《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养子十法(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达摩洗髓易筋经》
- 作者:项杨惠吴德华张鉴若曹江 朝代:? 年份:?
- 原叙一 张瑶序
- 原叙二 周守儒序
- 原叙三 增演易筋洗髓经合编序
- 原叙四 李卫公序
- 原叙五 牛将军序
- 上编 原理源流篇
- 第一章 原理源流篇
- 第二章 易筋经总论
- 第三章 洗髓经总义
- 第四章 洗髓易筋与各家学说的关系
- 第五章 养身养心论说
- 第六章 练功歌诀
-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 中篇 功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