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杂证

《脉因证治》书籍目录

湿热,相火病多,土火病多。气常有余,血常不足。肥人血多、湿多;瘦人气实、热多。白者,肺气弱,血不足;黑者,肾气有余,忌黄 。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

气属阳,无寒之理,下用补相间;劳病忌寒药,此东垣之旨也。寒不得热,是无火也;热不得寒,是无水也。肺,非吐不可。

辛苦、饥饱,疼痛皆伤血。服药之力峻,须用酸收。指甲卷,是血少不养筋。身如被打,湿伤血也;亦有血虚而痛。腑病责脏用,脏病责腑用。气血弱,远枳壳,以其损气也;血盛忌丁香,以其益气也。

治病先调气。病分气血阴阳。昼增夜静,是阳气病,而血不病;夜增昼静,是阴血病,而气不病。夜静日恶寒,是阴上溢于阳;日夜并恶寒,是阴部大盛,兼有其阳,当泻其寒、峻补其阳。夜静日热,是阳盛于本部;日静夜恶寒,是阴盛于本部。日安夜躁烦,是阳气下溜于阴中,当泻其阳,峻补其虚;日恶寒夜烦躁,为阴阳交,饮食不入,必死。伤寒中暑,与伤饮食一般。人火正治,诸龙火反治。

诸病有郁,治之可开。恶心,有热,有痰,有虚。悲者,火乘金。阳绝则阴亏,阴气若盛,阳无暴绝之理。虚劳,不受补者死。诸病发热者,风、寒、暑、湿、燥、火七情,皆能发热。寒湿同性,火燥同途,非也。寒宜温之,湿宜燥之,火宜降之、凉之,燥宜润之。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

诊脉、观形、察证,三者殊途,不可执一。

诸病先睹胃气。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脉因证治》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脉因证治》书籍目录
  1. 杂证《脉因证治》
  2. 杂证《儿科要略》
  3. 杂证《保幼新编》
  4. 杂证《卫生易简方》
  5. 杂证病机诀《古今医统大全》
  6. 杂证《颅囟经》
  7. 杂证咳嗽《儿科要略》
  8. 杂诊《黄帝内经太素》
  9. 杂证类惊《证治准绳·幼科》
  10. 杂着类《古今医统大全》
  11. 杂证论《侣山堂类辩》
  12. 杂医科《中医词典》
  13. 杂证门《幼科指南》
  14. 杂误吞物方一十七首《外台秘要》
  15. 杂证门汇方《医宗金鉴》
  16. 杂物入目秘方《华佗神方》
  17. 杂证门汇方《妇科心法要诀》
  18. 杂物鲠喉秘方《华佗神方》
  19. 杂证勿治《疡医大全》
  20. 杂问《医理真传》
  21. 杂证诸方《卫生宝鉴》
  22. 杂受禁法《千金翼方》
  23. 杂症便方《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24. 杂食类《寿世传真》
  25. 杂症大小合参凡例《冯氏锦囊秘录》
  26. 杂识《医学读书记》
  27. 杂症大小合参凡例(小引)《冯氏锦囊秘录》
  28. 杂伤疮部《外科启玄》
  29.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凡例《冯氏锦囊秘录》
  30. 杂气论《温疫论》
  31. 杂症例《慎柔五书》

《脉因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