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极
劳者,神不宁也。
肝劳实热,关格牢涩,闭寒不通,毛悴色夭。肝劳虚寒,口苦,关节疼痛,筋挛缩,烦闷。
心劳实热,口舌生疮,大便闭塞,心满痛,小腹热。心劳虚寒,惊悸恍惚多忘,梦寐惊魇,神志不定。
脾劳实热,四肢不和,五脏乘戾,胀满肩息,气急不安。脾劳虚寒,气胀咽满,食不下通,噫宿食臭。
肺劳实热,气喘鼻胀,面目苦肿。肺劳虚寒,心腹冷气,气逆游气,胸胁气满,从胁达背痛,呕逆虚乏。
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赤黄,末有余沥数少,茎中痛,阴囊生疮。肾劳虚寒,恐虑失志,伤精嘘吸短气,遗泄白浊,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枯悴。
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
极者,穷极无所养也。
筋实,咳而两胁下痛,不可转动,脚下满不得远行,脚心痛不可忍,手足爪甲青黑,四肢筋急,烦满。筋虚,好悲思,支嘘吸,脚手俱挛,伸动缩急,腹内转痛,十指甲疼,转筋。甚则舌卷卵缩,唇青,面色苍白,不得饮食。
脉实,气衰血焦,发落,好怒,唇舌赭。甚则言语不快,色不泽,饮食不为肌肤。脉虚,虚则咳,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甚则咽垂。
肉实,肌脾淫淫如鼠走,津液开,腠理脱,汗大泄。或不仁,四肢急痛。或腹缓弱,唇口坏,皮肤变色。肉虚,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关节痛疼,不嗜饮食,饮食则咳,咳则胁下痛阴引背及肩不可转动。
气实,喘息冲胸,常欲自恚,心腹满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甚则呕血,气短乏不欲食,口燥咽干。气虚,皮毛焦,津液不通,力乏腹胀。甚则喘息,气短息塞,昼差夜甚。
精实,目视不明,齿焦发落,形衰,通身虚热。甚则胸中痹 痛,烦闷泄精。精虚,羸,惊悸,梦泄遗沥,小便白浊。甚则茎弱核彻,小腹里急。
骨实,热,耳鸣,面色焦枯,隐曲膀胱不通,牙脑苦痛,手足酸疼,大小便闭。骨虚,面肿垢黑,脊痛不能久立,气衰发落齿槁,腰背相引痛。甚则喜唾不了。

- 劳极《脉因证治》
- 劳极《医学正传》
- 劳倦《中医名词词典》
- 劳极《中医词典》
- 劳倦《中医词典》
- 劳黄候《诸病源候论》
- 劳倦《医学传灯》
- 劳黄《中医词典》
- 劳倦《张氏医通》
- 劳汗《中医词典》
- 劳倦《医碥》
- 劳宫(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劳倦《证治汇补》
- 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针灸大成》
- 劳倦恶寒《中医词典》
- 劳宫《针灸学》
- 劳倦发热《金匮翼》
- 劳宫《中医词典》
- 劳倦门《张氏医通》
- 劳宫《手穴手纹诊治》
- 劳倦内伤《景岳全书》
- 劳复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劳倦伤《医碥》
- 劳复续法《医学纲目》
- 劳倦所伤虚中有寒《卫生宝鉴》
- 劳复食复《伤寒六书》
- 劳倦所伤虚中有热《卫生宝鉴》
- 劳复食复《伤寒捷诀》
- 劳咳《中医词典》
- 劳复食复《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劳拉西泮《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脉因证治》
- 作者:朱丹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 缪序
- 卷一
- 卷二
- 十四、热
- 十五、吐衄下血
- 十六、下利
- 十七、泄
- 十八、自汗头汗
- 十九、淋(附小便不禁 肾脏风)
- 二十、头目痛(附脑痛、眉骨痛)
- 二十一、眩晕
- 二十二、心腹痛
- 二十三、腰痛(附腰胯肿痛、腰软)
- 二十四、肩背痛(附腰髀痛)
- 二十五、胁痛(附身体痛)
- 二十六、逆痰嗽
- 二十七、喘(附哮)
- 卷三
-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