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
【脉】
人迎与右寸浮大而缓.两关尺.浮缓而涩.脉诀云.伤风之脉.阳浮而缓.阴濡而弱.
【症】
.恶风.又云.伤风则恶风.理必然也.盖风喜伤卫.卫者阳气也.风邪客之.则腠理反疏.不能卫护.故自汗而恶风也.外症.头疼.肢热.咳嗽.鼻塞声重.或流清涕.或鼻塞不闻香臭者.是也.
【治】
大抵伤风属肺者多.治法必以解表、清热、降气、行痰为主.先用解表清热.姜葱紫苏叶黄芩葛根之类.次用消痰止嗽.杏仁贝母款冬花前胡之类.若汗出.HT 寒.而加头项强痛者.桂枝葛根汤主之.若无汗.烦躁不解.无表症者.双解散主之.
【方】
芎芷葛苏散 春夏伤风宜服.
川芎 白芷 干葛 苏叶 陈皮 半夏(各一钱) 桔梗 前胡 淡豆豉(各七分) 甘草(三分)
上用水一钟半.生姜三片.葱白三根.煎至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
巅顶痛.加羌活、 本(各八分).
咳嗽生痰.加桑白皮、杏仁、知母、贝母、款冬花、金沸草(各八分).
喘急气壅.加麻黄、石膏(各二钱五分)、杏仁、枳壳(各八分).
鼻塞.或流清涕.加菊花、辛夷、苏梗(各八分)、细辛(五分).
又方 参苏散 秋冬秋冬伤风宜服.
人参 苏药 桔梗 葛根 前胡 淡豆豉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壳 甘草(减半) 金沸草加黄芩(各等分) 桂枝(五分) 杏仁(七分)
上用姜三片.葱白三根.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
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款冬花、贝母(各八分)、天门冬、栝蒌仁(各一钱).
久嗽肺火.加桑白皮、杏仁、黄芩、石膏、麦门冬、五味子(各等分).
头疼.加川芎(一钱)、细辛(五分).发热.加柴胡(一钱)、黄芩(八分)
呕吐.加藿香(八分)、砂仁(七粒)、寒月再加干姜(五分)、丁香(三分).
汗出HT 寒.加桂枝、葛根(各八分).
无汗.烦躁不解.加麻黄(一钱五分)、杏仁(八分)、姜三片、葱三根.
四肢疼痛.加防风、羌活、苍术(各八分).
房劳伤风.加当归、白术(各一钱).

- 伤风《脉症治方》
- 伤风《丹台玉案》
- 伤风《时病论》
- 伤风《医学摘粹》
- 伤风《丹溪治法心要》
- 伤风《医学摘粹》
- 伤风《活幼心书》
- 伤风《明医指掌》
- 伤风《幼科心法要诀》
- 伤风《证治汇补》
- 伤风《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伤风《古今医案按》
- 伤风《小儿药证直诀》
- 伤风《顾松园医镜》
- 伤风《金匮钩玄》
- 伤风《医碥》
- 伤风《陈氏幼科秘诀》
- 伤风《张氏医通》
- 伤风(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 伤风《医述》
- 伤风表证《伤寒直格》
- 伤风《医述》
- 伤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 伤风《医述》
- 伤风发痉《中医词典》
- 伤风《续名医类案》
- 伤风方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伤风《续名医类案》
- 伤风腹胀《小儿药证直诀》
- 伤风《幼幼新书》
- 伤风根原《四圣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