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气
证 夫 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其病烦痛,畏风憎寒,心腹胀满,下利不欲食,吞酸噫宿腐气。或腹胀泻泄,及四肢浮肿。若胃实热,食反留滞,其脉滑而数,宜下之愈。
若脾虚,其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涩,宜温消之。
木香丸 木香 砂 蓬术 胡椒 半夏 干漆(炒令烟尽,各五钱) 桂心 缩砂青皮(各三钱) 附子(炮,去皮脐) 三棱(醋炙) 干姜(各一两)
上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感应丸 肉豆蔻 川芎 百草霜(各二两) 木香(一两五钱) 荜澄茄 丁香三棱(各一两) 巴豆(百粒,去皮) 蜡(四两) 杏仁(百粒,去皮)
上除巴豆外,为末。以下别研。巴豆、杏仁和匀。先将油煎蜡溶化,倾出药末,内和成剂,入臼内杵千余下,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白汤下。
又外有醋咽、 气、思膈皆同。

- 论 气《脉因证治》
- 论《外科启玄》
- 论“痈疔百效丸”《余无言医案》
- 论《外科启玄》
- 论《景岳全书》《知医必辨》
- 轮状病毒胃肠炎《传染病》
- 论《内经》《金匮》水肿腹胀症因各别治法不同《症因脉治》
- 轮状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 论《内经》《金匮》阴虚阳虚症因各别治法不同《症因脉治》
- 轮上一颗如赤豆《中医词典》
- 论《内经》《金匮》中风卒中症因各别治法不同《症因脉治》
- 轮廓的改变《放射诊断学》
- 论《内经》膈气呕吐噎隔呕吐症因各别治法不同《症因脉治》
- 轮廓《银海指南》
- 论《医宗必读》《吴医汇讲》
- 轮《中医词典》
- 论《医宗必读》症因差误治法不合《症因脉治》
- 纶布《吴普本草》
- 论《易简方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乱气《中医词典》
- 论《原病式》病机十九条《质疑录》
- 乱经《中医词典》
- 论阿胶饮子《外科理例》
- 乱惑《中医词典》
- 论艾灸法《疡医大全》
- 乱发《药征续编》
- 论艾炷大小《痰火点雪》
- 乱发《名医别录》
- 论艾炷大小《针灸大全》
- 乱发《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论八风《中风论》
《脉因证治》
- 作者:朱丹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 缪序
- 卷一
- 卷二
- 十四、热
- 十五、吐衄下血
- 十六、下利
- 十七、泄
- 十八、自汗头汗
- 十九、淋(附小便不禁 肾脏风)
- 二十、头目痛(附脑痛、眉骨痛)
- 二十一、眩晕
- 二十二、心腹痛
- 二十三、腰痛(附腰胯肿痛、腰软)
- 二十四、肩背痛(附腰髀痛)
- 二十五、胁痛(附身体痛)
- 二十六、逆痰嗽
- 二十七、喘(附哮)
- 卷三
-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