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传第二十九

《内经评文》书籍目录

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曰.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民众皆欲顺其志也.(以上提唱顺字大意下乃实叙其事)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患问所便.黄帝曰.便病患奈何.岐伯曰.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热.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顿住是歇后语气)黄帝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岐伯曰.便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以上为前半篇论治之贵顺也)黄帝曰.本脏以身形肢节 肉.候五脏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伯曰.身形支节者.脏腑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谓尚有面部之阅无待扪循者也笔妙)黄帝曰.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知.而阅之奈何.(言以肢节知五脏六腑而亦有阅于面也其法奈何)岐伯曰.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黄帝曰.善.岐伯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 骨有余.以候 KT .黄帝曰.善.岐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黄帝曰.善.岐伯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黄帝曰.善.岐伯曰.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黄帝曰.善.愿闻六腑之候.岐伯曰.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浓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者也.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

前论治病之贵顺.后论脏腑之外阅.两截各不相顾.篇法无可言者.惟用笔坚浓朴直之中自饶温润委婉之致.令人读之不厌.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内经评文》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内经评文》书籍目录
  1. 师传《内经评文》
  2. 师传《灵枢悬解》
  3. 师传三十二则《诊宗三昧》
  4. 师传《黄帝内经·灵枢》
  5. 师尼寡妇寒热《女科撮要》
  6. 师草实《证类本草》
  7. 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卫生宝鉴》
  8. 失治法《石室秘录》
  9. 师尼寡妇异治《古今医案按》
  10. 失志《中医词典》
  11. 师尼室寡经闭《医宗金鉴》
  12. 失枕手法《中医词典》
  13. 师尼室寡经闭《竹林女科证治》
  14. 失枕入骱奇妙手法《中医词典》
  15. 师尼室寡经闭《妇科心法要诀》
  16. 失枕候《诸病源候论》
  17. 师徒相授《思考中医》
  18. 失枕《中医词典》
  19. 师系《千金翼方》
  20. 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神经病学》
  21. 师系《新修本草》
  22. 失语症《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3. 师系《证类本草》
  24. 失用症《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5. 师系《名医别录》
  26. 失音嗽《中医词典》
  27. 师训《慎柔五书》
  28. 失音脉案《类证治裁》
  29. 师训题辞《慎柔五书》
  30. 失音论治《类证治裁》
  31. 师者,人生之大宝《思考中医》

《内经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