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别第十一

《内经评文》书籍目录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足太阳之正别入于 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 .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 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 .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 .此为四合也.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 .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

据事直书条理分明疏畅之中自见苍老.通篇无一字非实事.无一句不排比.却无一字一句板滞者.叹其笔力之清雄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内经评文》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内经评文》书籍目录
  1. 经别《内经评文》
  2. 经别《中医基础理论》
  3. 经病《丹溪治法心要》
  4. 经别《中医词典》
  5. 经病发热《女科指掌》
  6. 经别《灵枢悬解》
  7. 经病发热方《女科指掌》
  8. 经别《黄帝内经·灵枢》
  9. 经病门诸论《冯氏锦囊秘录》
  10. 经闭验胎有无法《奇效简便良方》
  11. 经病门诸论《女科精要》
  12. 经闭血滞宜破血枯宜补论《女科经纶》
  13. 经病疼痛《女科指掌》
  14. 经闭血滞血枯有虚热痰气之四证《女科经纶》
  15. 经病疼痛方《女科指掌》
  16. 经闭血枯与血隔之证不同《女科经纶》
  17. 经不调《景岳全书》
  18. 经闭三月泄泻嘈杂吐酸《孙文垣医案》
  19. 经不调《中医词典》
  20. 经闭门汇方《妇科心法要诀》
  21. 经不调《妇人规》
  22. 经闭门汇方《医宗金鉴》
  23. 经不调属风冷乘虚客胞中论《女科经纶》
  24. 经闭论治《类证治裁》
  25. 经不调由阴阳盛衰所致论《女科经纶》
  26. 经闭论外方《妇人规》
  27. 经产之剂(十二首、附方二十二)《汤头歌诀》
  28. 经闭论《女科折衷纂要》
  29. 经常用药自有奇功《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30. 经闭久嗽成劳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31. 经迟《中医词典》

《内经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