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吐泻死生如反掌说七

《儒门事亲》书籍目录

巢氏,先贤也,固不当非。然其说有误者,人命所系,不可不辨也。今之医者,家置本以为绳墨。呜呼!何今之人信巢氏,而不信《素问》也?此,予不得不为之说。且巢氏论霍乱、吐泻,皆由温凉不调,阴阳清浊,二气相干,致肠胃之间,变而为霍乱。寒气客于脾则泻,寒气客于胃则吐。亦由饮酒食肉,腥脍生冷过度;或因居处坐卧湿地,当风取凉,风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水谷不消,皆成霍乱。其名有三∶一曰胃反,胃气虚逆,反吐饮食;二曰霍乱,言其病挥霍之间,便致撩乱也;三曰晡食变逆者也。霍乱者,脉必代。

又云∶七月间食蜜,令人暴下霍乱。此皆巢氏霍乱之论也。

予以为不然。夫医之治病,犹书生之命题。如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独以湿为主,此书生之独脚题也;风湿三气合而成霍乱,吐泻转筋,此犹书生之鼎足题也。风者,风木也,内应足厥阴肝木;湿者,雨化也,内应于足太阴脾土;者,火热也,内应于手少阴心火。此风、湿、 三气之所生也。《内经》曰∶土气之下,木气乘之。是肝木乘脾土也。又曰∶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少阳所至为呕涌。注云∶食不下也。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太阴所至为濡化也。注云∶湿化也。又曰∶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故转筋者,风主肝,肝主筋,风急甚,故转筋也。

吐者, 也。火主心,心主炎上,故呕吐也。泄注者,土主湿,湿主脾,湿下注,故泄注也。此三者,岂非风、湿、 ?如书生鼎足题耶?脾湿土气,为风木所克,土化不行矣。亢无雨,火盛过极,土怒发焉。极则为雷霆、骤雨、烈风。盖土气在上,木气乘之故也。是以大水横流,山崩岸落,石迸沙飞,岂非太阴湿土怒发之象耶?故人病心腹满胀,肠鸣而为数便,甚则心痛胁,呕吐霍乱,厥发则注下、 肿、身重。启玄子云∶已上病证,皆脾热所生也。乃知巢氏所论,正与《素问》、启玄子相违。

故《内经》治法,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先可用淡剂流其湿,辛凉以退其风,咸苦以解其,冰水以救其内涸,大忌食粟米粥,饮者立死。伟哉,王冰之言!脾热一句,可以为方。

世俗止知取其头巾而濯之,以饮其水,亦取黑豆皂矾头垢寒凉,然近似终不足以制其甚也。又有以寒水沃其手足者,大非也。四肢已厥,更以寒水沃之,则益厥矣!曷若以寒水沃其心之为愈也。

泰和间,余亲见陈下广济禅院,其主僧病霍乱。一方士用附子一枚及两者,干姜一两(炮),水一碗,同煎,放冷服之,服讫,呕血而死,顷合流镇李彦甫,中夜忽作吐泻,自取理中丸而服之,医者至,以为有食积,以巴豆下之,三、五丸药亦不动,至明而死,可不哀哉!遂平李仲安,携一仆一佃客,至郾城,夜宿邵辅之书斋中。是夜,仆逃,仲安觉,其逃也,骑马与佃客往临颖急追之。时七月,天大热,炎风如箭,埃尘幔天,至辰时而还,曾不及三时,往返百二十里。既不获其人,复宿于邵氏斋。忽夜间闻呻呼之声,但言救我,不知其谁也。执火寻之,乃仲安之佃客也。上吐下泄,目上视而不下,胸胁痛不可动摇,口欠而脱臼,四肢厥冷。此正风、湿、 三者,俱合之证也。其婿曾闻余言,乃取六一散,以新汲水锉生姜而调之,顿服半升,其人复吐。乃再调半升,而令徐服之,良久方息。至明,又饮数服,遂能调养,三日平复而去。呜呼!若此三人,其生死岂不如反掌哉?彼世医往往以谓六一散,治得其病,此无学之辈也,可胜恨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儒门事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儒门事亲》书籍目录
  1. 霍乱吐泻死生如反掌说《儒门事亲》
  2. 霍乱吐泻门(幼幼汇集 中)《古今医统大全》
  3. 霍乱脱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4. 霍乱吐泻第六十三问《婴童百问》
  5. 霍乱外因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 霍乱吐泻(转筋)《文堂集验方》
  7. 霍乱五《伤寒悬解》
  8. 霍乱吐泻(余见转筋)《针灸资生经》
  9. 霍乱下利《圣济总录》
  10. 霍乱吐泻(附痧斑)《经验丹方汇编》
  11. 霍乱下痢不止候《诸病源候论》
  12. 霍乱吐泻《千金宝要》
  13. 霍乱下痢候《诸病源候论》
  14. 霍乱吐泻《幼科折衷》
  15. 霍乱心烦《圣济总录》
  16. 霍乱吐泻《奇效简便良方》
  17. 霍乱心烦候《诸病源候论》
  18. 霍乱吐泻《医学实在易》
  19. 霍乱心腹痛《圣济总录》
  20. 霍乱吐泻《儒门事亲》
  21. 霍乱心腹痛方三首《外台秘要》
  22. 霍乱吐泻《卫生宝鉴》
  23. 霍乱心腹痛候《诸病源候论》
  24. 霍乱吐泻《普济方·针灸》
  25. 霍乱心腹胀《圣济总录》
  26. 霍乱吐泻《医学衷中参西录》
  27. 霍乱心腹胀满候《诸病源候论》
  28. 霍乱吐泻《胎产秘书》
  29. 霍乱心腹筑悸《圣济总录》
  30. 霍乱吐泻《景景医话》
  31. 霍乱心腹筑悸候《诸病源候论》

《儒门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