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论
小儿有渴而饮水者.此因脏腑有热.热则藏燥.故多体热发烦.亡耗津液.即令作渴.欲饮水以解之也.又有疳渴.吐泻发渴.霍乱发渴者.各逐本项具之.阎孝忠云.凡小儿诸渴.因亡失津液引饮者.但多煎钱氏白术散与服.使任意取足饮之.弥多弥好.其方本集所载.热渴者叙方于后.
治婴小发渴心燥.以粉霜研极细.每婴孩一字.三四岁下者半钱.煎莲花汤调下.冬月无花时.莲肉代之.
治渴甚津液燥少.木香 干葛根(锉) 人参(去芦各一两) 白茯苓 藿香叶(去土)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次用麝香半钱研细.入药拌匀.每服半钱.或者一钱.生姜汤调.温服无时.
治体热烦渴.葛根 人参(去芦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 白茯苓 泽泻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入生姜二片.薄荷三叶.煎六分.去滓温.量大小服.无时.
治肌热脸赤.烦渴躁闷.龙胆草(去芦二两) 玄参(去芦一两) 当归(去芦洗净一两)
葛根饮子
治热渴久不止.以葛根半两锉碎.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频频服.无时.
神蛎散
治一切诸渴.以大牡蛎.于腊日端午日.用黄泥裹 通赤.放冷.去泥为细末.取活鲫鱼煎汤调下半钱.只一二服.瘥.治小儿热渴久不止 以石莲心三十个炒黄.浮萍一分.水一钟,生姜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每服半合.徐徐服.

- 渴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渴利虚经脉涩成痈脓方一十一首《外台秘要》
- 渴热《麻科活人全书》
- 渴利候《诸病源候论》
- 渴忒饼儿《饮膳正要》
- 渴利候《诸病源候论》
- 渴续法《医学纲目》
- 渴利后损候《诸病源候论》
- 渴证《医宗金鉴》
- 渴利后发疮候《诸病源候论》
- 渴证《医学摘粹》
- 渴利《中医词典》
- 渴证《医学摘粹》
- 渴利《中医词典》
- 渴证《医学摘粹》
- 渴利《圣济总录》
- 渴证《伤寒心法要诀》
- 渴后小便多恐生诸疮方二首《外台秘要》
- 渴症《伤寒捷诀》
- 渴后恐成水病方三首《外台秘要》
- 渴症《保婴撮要》
- 渴附舌干口燥《医效秘传》
- 渴症第八十九问《婴童百问》
- 渴而小便色白《思考中医》
- 克风泪出症《中医词典》
- 渴而多饮为上消《医学纲目》
- 克风泪出症《中医词典》
- 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医学纲目》
- 克雷白杆菌肺炎《呼吸病学》
- 渴部《本草易读》
- 克雷伯氏菌《医学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