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腰痛

《顾松园医镜》书籍目录

腰痛有肾虚,有气滞,有血瘀,有痰饮,有闪挫。有寒湿,有湿热之不同,宜分别施治。经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故腰痛虽有多端,其原皆本于肾虚。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然标急先治标,而后治其本,标本不失,此谓良工矣。

保阴煎 六味汤左归丸〔俱见虚劳。〕腰痛攸攸隐隐,痛而不甚,无已时者,属肾虚选而用之。

如用六味,宜加牛膝杜仲枸杞玉竹猪肾,脊髓煎汤煎药更佳。

此皆壮水之剂,肾水不足者,宜常饮之。

青蛾丸 八味丸〔见不能食。〕肾虚火衰,腰痛,小水清利,脉沉小迟者宜之。

杜仲〔醋炙。〕破故纸胡桃油炒。〕胡桃肉〔俱温补肾脏。各四两。〕或加鹿茸 羊肾〔胡桃内研膏,蜜丸桐子大。陈酒下三四、钱。〕此皆益火之剂,果属肾中诸阳衰弱者可用,内有热者大忌。

聚宝丹〔见胃脘痛。〕此方气血兼理,治诸痛颇效者,以凡痛必因气滞血凝故也。

五磨饮〔见胃脘痛。〕治气滞腰痛、脉沉者。〔外用檀香末。涂痛处。〕宜加当归续断、玄胡、砂仁

黑牛续地饮〔自制。〕治瘀血腰痛,痛有定处,转动若锥刀之刺,日轻夜重,小便利大便黑,脉涩者。

黑豆 牛膝〔生用。〕续断 生地〔均主补肾,又能行瘀。〕当归 玄胡〔活血利气。〕丹皮 赤芍凉血行瘀。〕如因闪挫跌扑,转舒不便,呼吸作痛者,可加乳香没药。如不效,脉沉有力痛甚者,或再加桃仁大黄。〔韭菜汁炒。〕

二陈汤〔见中风。〕

四苓散〔见湿。〕治痰饮流入肾经,往来走痛,或心下悸,胍滑者。

二方合用,〔宜去甘草。〕当君茯苓。〔渗痰利饮,安神定悸。〕加沉香砂仁,〔芳而下达,气利则痰自行。〕杜仲、续断。〔补而不滞,正旺则邪自除。〕如人壮实,脉有力痛甚者,可用礞石丸〔痰去,方以补药滋阴。〕

肾着汤〔见湿。〕治寒湿着肾,身重腰冷疼痛。〔外用艾热熨之,或再用草乌末,姜汁涂之。〕可加破故纸、杜仲、续断。

三妙散 治湿热腰痛,或作或止。

苍术〔燥湿。〕黄柏〔清热。〕牛膝〔最利腰膝。〕宜加生地、茯苓、杜仲、续断。

此六方皆治标之剂,宜各审明致病之因,而采用之。

【举例】

一老人久患腰痛。仲淳令日服枸杞〔一两。〕麦冬熟地〔各五钱。〕补肾,人参〔二钱。〕白术陈皮〔各三钱。〕益气健脾强肾,能再生子,八十未艾。〔余常以此方治脾肾两虚之人,甚效。〕一人腰痛甚。仲淳诊之曰∶此系气郁,兼有瘀血停滞。用香附苏梗橘红〔各二钱。〕快气开郁;牛膝〔五钱,〕续断、当归五加皮〔各二钱。〕活血祛瘀。加童便〔一杯。〕服二剂即愈。

一人伤寒后两腰偻废卧床彻夜痛叫,百治不效。嘉言诊之∶其脉亦平顺无患,其痛则比前大减。谓曰∶病非死症,但恐成废人耳。此症之可转移处,全在痛如刀刺,尚有邪正互争之象,若全然不痛,则邪正混为一家,相安于无事矣,今痛觉大减,实有可虑。谛思良久,谓热邪深入两腰,血脉久闭,不能复出,只有攻散一法,而邪入既久,正气全虚,攻之必不应。乃以桃仁承气汤,加附子肉桂二大剂与服,服后即强起。再仿前意为丸服之。旬余全安。

四 一妇因亡女后,忽患腰痛,转侧艰苦,至不能张口受食。投以鹿胶角不效,以湿痰疗之,亦不效。仲淳曰∶此非肾虚也,如肾虚不能延至今日之久。用白芍、〔三钱。〕炙甘草〔一钱。〕橘红、白芷〔各二钱。〕制香附〔三钱。〕肉桂乳香没药〔各一钱。〕一剂腰脱然,觉偏体痛。仲淳曰∶愈矣。再煎渣服,立起。问其故。仲淳曰∶此木郁则达之耳。

五 一人患腰痛,至不能坐立,以补肾药治之不效。朱远斋用润字号丸药下之,去黑粪数斤。盖湿痰乘虚流入肾中作苦,痰去方以补药滋肾,不逾月起。惜其方不传。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顾松园医镜》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顾松园医镜》书籍目录
  1. 腰痛《顾松园医镜》
  2. 腰痛《万病回春》
  3. 腰痛《古今医案按》
  4. 腰痛《济阴纲目》
  5. 腰痛《古今医案按》
  6. 腰痛《古今医鉴》
  7. 腰痛《古今名医汇粹》
  8. 腰痛《张聿青医案》
  9. 腰痛《证治汇补》
  10. 腰痛《医学正传》
  11. 腰痛《明医指掌》
  12. 腰痛《医碥》
  13. 腰痛《医学摘粹》
  14. 腰痛《医碥》
  15. 腰痛《医学摘粹》
  16. 腰痛《普济方·针灸》
  17. 腰痛《医学心悟》
  18. 腰痛《普济方·针灸》
  19. 腰痛《仁术便览》
  20. 腰痛《寿世保元》
  21. 腰痛《竹林女科证治》
  22. 腰痛《证治准绳·杂病》
  23. 腰痛《周慎斋遗书》
  24. 腰痛《证治准绳·女科》
  25. 腰痛《文堂集验方》
  26. 腰痛《证治准绳·女科》
  27. 腰痛《医学实在易》
  28. 腰痛《证治准绳·类方》
  29. 腰痛《麻科活人全书》
  30. 腰痛《张氏医通》
  31. 腰痛《丹溪治法心要》

《顾松园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