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
虚劳之病,无外邪相干,皆由内伤脏腑所致。如酒伤肺,湿热熏蒸,则肺阴消灼。色伤肾,精室空虚,则相火无制。思虑伤心,神伤血耗,血耗则火易上炎。劳倦伤脾,最能生热,热盛则内伐真阴。忿怒伤肝,郁怒则肝火内炽而灼血,大怒则肝火上冲而吐血。此五者,皆能劳其精血。《道经》云∶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灵物总属阴。阴虚则内热生,而成虚劳之症。大抵因酒色成劳者为多耳,然有童子未室,而亦患此症者,此则由于先天禀受之不足,而禀于母气者尤多。如母阴虚者,生子必多弱症也。其师、尼。寡妇、室女愆期,思欲不遂,气血郁结,以致寒热如疟,朝凉暮热,饮食不思,经期不准,或致闭绝,成此病症者甚多,多由郁火内蒸所致。方书之言虚劳,皆以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混同论治,是以学人漫无指归。不知气虚者,面白无神,语言轻微,四肢无力,脉来微弱,阳虚者,体冷畏寒,手足逆冷,溺清溏泄,脉沉小迟,可投温补。故谓虚劳之能服参、 ,为受补可治者,气虚、附虚之症也。虚劳之不能服参、 ,为不受补不治者,血虚、阴虚之症也。虽血脱有补气之法,此指卒暴失血,素非血虚之人,如新产之类,非所论于血因火燥致虚之症,其致使火之燥血者,水虚无以制之也。故经曰∶一水不能胜五火。五火者,五志之火也,一水者,肾中真阴之水也。水即精也。观经言∶女子二七而天癸至,男子二八而天癸至。非阴生在后,而阴成之难乎?又言,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非阴衰在前,而阴之易凋乎?所谓阴者,即我之精而造我之形者也。人生全盛之数,前后止二十余年,而形体渐衰。故丹溪引日月之盈亏,以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而王节斋则以为阴虚成病者,十之八、九,阳虚成病者,百无一、二。盖以节欲者少,纵欲者多耳。夫人但知纵欲劳精,抑孰知阴精日损,饮食无味,转劳转虚,转虚转劳,脉从内变,色不外华。其为病也,在肾则为腰脊腿胫酸软,或悠隐而痛,为骨蒸内热盗汗,或至夜发热,为遍身骨酸,或疼痛如折,为梦交失精,或自遗滑泻,为耳中呜,为足心热。在心则为惊悸怔忡,为掌中干热,为虚烦无寐或梦魇不宁,为口苦舌干,或口舌糜烂。在肺则为咳嗽多痰,或干咳少痰,为胸满气逆,或喘息促急,为两颧红若胭脂,为鼻中气如火热,为咳血,为衄血,甚则吐涎如白沫,一边不能睡,咽疼喉烂,声嘶音哑。在于肝则为寒热如疟,为颈项瘰疠,为胁作胀作疼,为两目或涩或痛,为头晕,为眼花,为多怒,为吐血。在脾则为饮食少思,为恶心呕吐,为胀满腹痛,食不消化,为肠鸣泄泻,肌。
肉消瘦。此皆五脏虚劳之本症。经曰∶治病必求其本。须审其因何致损,何脏受伤。如因于色者,则知其伤在肾,纵有他经现症,亦当以补肾为本,而兼治他经之症。其因于酒者,又当以清肺为先。标本即审,然病之传变无穷,不可不察。如肾传心、心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再传肾,此传其所胜之脏,侮而乘之,谓之贼克,大凶之兆。经云∶诸病以次相传者死。谓五脏以次相传而克遍也。《难经》云∶七传者死,谓如病始于肾,而脾复传肾,是谓六传,已尽一脏,不可再伤也。如肾病不传心而传肺,此间一脏,而传于生我之母,以母子气通,子病及母也。如肾病不传心传肺,而传肝,此间二脏而传于己生之子,母病及子也。如肾病不传心、传肺、传肝,而传脾,此间三脏而传己所不胜之脏,经所谓轻而侮之也。传乘不明,岂能治病。虚劳一症,世之偏于阴虚者,比比皆是,而医者每不深晰气血阴阳,模糊调治,甚为夭亡者,何可数哉!试详言之,其误有七。一曰∶引火归元之误。命门之火,谓之龙火,亦谓之真阳。如果衰弱,肾中阴盛,龙火不能安其位,浮越于上,而为上焦假热,面赤烦躁口渴,甚者舌苔等症。但口虽渴而不欲饮水,苔虽有而舌必滑软,足冷过膝,小便清长,其右尺脉必沉小而迟,或浮大无根。此阴盛于下,逼阳于上之假症。如夏至一阴生,水底冷而天上热,龙为阳物,故随阳而上升,此正宜用八味之属,冰冷与饮,假寒之药,骗之下咽之后,冷性既除,热性始发,浮游之火,可得引之归原,如冬至一阳来复,地中水暖,而龙归大海也。至若虚劳之症,是因肾水真阴虚极,水不摄火,火因上炎。而致面赤唇红,口鼻出血。齿痛齿衄,种种上焦虚热之症,虽亦龙火上炎,与虚阳上浮不同,纵有下部恶寒足冷,此因虚火上升所致,非真阳衰而然。故其小便必黄赤,其脉必带数,有内热的症之可据。设误用桂、附引火归原之法,是抱薪救火,上焦愈热,而咳喘燥渴益甚,咽痛喉烂诸症至矣。二曰∶理中温补之误。理中者,理中焦之虚寒也。虚寒腹痛,绵绵痛而无增减,喜热手按,热饮食,虚寒泄泻,水谷不化,而澄澈清冷,必有虚寒之症脉可凭,然后用之有效。今人一见胀满腹痛,食不消化,肠鸣泄泻等症,便认为虚寒,而投以白术之香燥,又济以干姜之辛热,甚者更加桂、附;殊不知虚劳患在伤阴,再补其阳,则阳益亢,而阴益竭,诸热悉加,是促之死也。更有见其胀满泄泻,遂引经文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而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清降浊,误施升柴,反提阴火上逆,以致咳喘频增,吐衄交至,而危亡见矣。然使其温补得售者,亦病家不明有以致之耳。盖助阳之药,能使胃气一时暂壮,饮食增加,彼此夸功,固执不改,至死不悟,良为可悯。三曰∶参、 助火之误。
夫虚劳之可受参、 者,肺必无热者也,肺脉按之而虚必不数者也。故有土旺而金生,勿拘拘于保肺之说,古人每用之而奏功。而今则火已灼金而咳矣,火蒸津液而化为浓痰矣,君相亢甚,而血随之上逆矣,犹引无阳则阴无以生,虚火可补,参、 之属,富贵之家,大剂投之。因之阳火愈旺,而金益受伤。所以好古有肺热还伤肺,节斋有服参必死之叮咛也。四曰∶苦寒泻火之误。实火为病,可以苦寒直折之,然当热去即止,不可过用。虚火为病,阴之亏也,岂知、柏苦寒之剂可能清之!服之者,非惟不能清热,抑且有损其阴,徒败胃气,食少泻多,将何疗治。甚者,见其大便燥结,肆用硝、黄以通之。不知肾主二便,肾主五液,肾之津液既亏,自然不能濡润,滋其阴,润其燥,而便自通。彼既虚之阴,岂能胜硝黄之攻代乎?故士材之论,昧者徒从其温补,自明者观之,知其深戒苦寒之不可妄用也。五曰∶二陈消痰之误。痰在脾经者,名曰湿痰。其痰滑而易出,或稀如饮水者,名曰痰饮。湿者燥之,半夏为正治之药。若阴水不足,阴火上升,肺受火侮,不得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浊,不生血而生痰,此当以润剂滋其阴,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而息焉,则痰自清矣,投以二陈,立见其殆。六曰∶辛剂发散之误。世之真阴虚而发热者,十之六、七,亦与外感无异。火逆冲上,则头胀微痛;火升壅肺,则有时鼻塞∶阴虚阳陷入里,则洒淅恶寒;阴虚阳无所附,则浮越肌表发热。但其发时,必在午后,先洒淅恶寒,少顷发热,热至鸡鸣寅卯时分,盗汗出而身凉。或无微寒,而但午后发热,必现前列肾虚诸症。或兼唇红颧赤,口渴烦躁,六脉弦数,或虚数无力。此宜大剂补阴,如保阴、六味之属。若认为外感,而用风药以表散之,则魄汗淋漓,诸虚蜂起。或有失血之人,表之无汗,经所谓夺血者无汗也,再强发之,血必从耳目口鼻中出,为上厥下竭,难治之症。今人一见发热,便用表散,更以为邪尚未尽,禁其饮食,以致胃气馁惫,至于死亡,可不寒心。七曰∶治疗过时之误。上古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如劳神者,常养其心;劳倦者,常补其脾,多怒者,常滋其肝血;多饮者,常清其肺热;好色者,峻补其肾水。及病之方萌,即为补救。仲景曰∶凡人有病,不时即治,隐忍冀瘥,必成锢疾。所以虚劳终罕得愈者,以内热之症,人多易忽,虚症渐见,犹不求治,自恃饮食起居如常,面颜如旧,仍纵恣酒色,且讳言虚劳,而医者又逢迎迁就,致病日深。迨至咳嗽痰红,吐血寒热,饮食少思,病已成而后药之,譬之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然而治之最难,有三大要法,不可不讲也,一曰,补肾水。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液皆归乎精,而五精皆统乎肾,肾有精室,是曰命门,精藏于此,气化于此,精即阴中之火也。故命门之水火,为十二脏之化源。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故水火之功,缺一不可。然火衰者甚少,而水虚者恒多。王节斋云∶少年肾水正旺,似不必补,然施泄过度,岂能充满。
中年欲心虽减,然少年斫丧既多,焉得复实。既至老年,天真渐绝,只有孤阳。故人自少至老,所生疾病,靡不由于真阴不足。即童子禀赋弱者,从幼填补真阴,亦有可复之天。所以补阴之药,亦自少至老,不可或缺,况虚劳因入房太甚而得者乎?故保阴、六味、左归之属,皆甘寒滋水添精之品,补阴以配阳,正王太朴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丹溪所谓滋其阴则火自降,譬之灯残火焰,添油则焰光自小也。然须制大剂,长久服之。盖益阴之药,必无旦夕之效,以阴无速补之法也。至若因于酒者,清金润燥为主,而保阴之属,仍不可废。何则?好饮之人,仍有不患虚劳者,以肾水虚也。虚则必寡于畏,而复灼久伤之肺,焉得不病!补北方正所以泻南方而救肺也。因于思虑者,清心养血为主,而保阴之属,仍不可缺,所谓水壮而火熄,勿亟亟于泻心是也。因于劳倦者,培补脾阴为主,而佐以保阴之剂。经曰∶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故知劳倦伤脾,内热者必及于肾也。若忿怒伤肝动血,保阴、六味丸为正治之剂。盖水旺则龙水不炎,而雷火亦不能发,乃肾肝同治之法也。二曰,培脾土。脾胃为后天之根本,经曰,安谷则昌。盖精生于谷,饮食多,自能生血化精,精血渐生,虽有邪热,药得以制之消之,久则火自降而阴自复。若脾胃一弱,则饮食少而血不生,血不生则阴不足以配阳,而五脏齐损。故曰,又归重于脾胃。而言一损损于肺,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心,血脉不能荣养脏腑;三损损于脾,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肝,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肾,骨痿不能起于床。从上而下者,过于胃则不治,至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而上者,过于脾则不治,至皮聚而毛落者死。所以仲景治虚劳,惟用甘药,创建中气,以生血化精,充溢脏腑,为复虚劳诸症之良法。一遵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旨也。味非独药也,五谷之味皆味也,补以味而节其劳,则积贮渐富,大命不倾。经云∶阴阳形气俱不足者,调以甘药。盖药食之入,必先脾胃,而后五脏得禀其气。脾胃强,则五脏俱盛,脾胃弱,则五脏俱衰。故中气不足者,非甘不可。况土强则金旺,金旺则水充。又男子以脾胃为生身之本,女子以心脾为主命之根。故治虚劳者,毋论何脏致损,皆当以调养脾胃为主。三曰,慎调摄。虚劳之因,因于酒色者最多,其因于忧愁思虑,抑郁多怒者,复亦不少。所以童子、室女不生欢笑,及鳏、寡、僧、尼易犯此病者,谓非针药之可治,必须消遣情怀,随遇皆安,然后疗治,庶能愈病,乃今之患此症者,徒仗诸草木,奉为撤消之品,外则疲劳形体,内则沉湎七清,酒色不屏,辛热不戒,此乃自趋死径,间有知戒酒色,节劳逸,而于七情多所难释。不知心有妄动,气随心散,气散不聚,精逐气亡。故广成子曰∶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斯言真可为虚劳调摄之良法也。余观世人,患虚劳者,十常六、七,然百中难保其一者,以病者治之不早,医者治之不善。余少得斯疾,调养二十余年,至今无恙者,可见此病之非不可疗也。顾余每论此病,痛切忧心,故特发明致阴虚成病之因,次及方书之混列,更推真阴易虚之故,以及诸症标本传乘,并误治之弊,而始之以治要,其旨归如是,非敢矫当世之偏,实本诸先哲之经验发明,余又亲历之而不爽,故剖衷相告,幸医者、病者,咸三复于兹篇云尔。
- 虚劳《顾松园医镜》
- 虚劳《万病回春》
- 虚劳《儒门事亲》
- 虚劳《万病回春》
- 虚劳《卫生易简方》
- 虚劳《古今医鉴》
- 虚劳《医学摘粹》
- 虚劳《古今医鉴》
- 虚劳《医学摘粹》
- 虚劳《临证指南医案》
- 虚劳《医学心悟》
- 虚劳《普济方·针灸》
- 虚劳《吴鞠通医案》
- 虚劳《寿世保元》
- 虚劳《奇效简便良方》
- 虚劳《证治准绳·杂病》
- 虚劳《中医内科学》
- 虚劳《证治准绳·女科》
- 虚劳《扁鹊心书》
- 虚劳《证治准绳·类方》
- 虚劳《邵兰荪医案》
- 虚劳《杂病广要》
- 虚劳《叶天士医案精华》
- 虚劳《医述》
- 虚劳《也是山人医案》
- 虚劳《新修本草》
- 虚劳《急救良方》
- 虚劳《中医词典》
- 虚劳《何澹安医案》
- 虚劳《傅青主女科》
- 虚劳《女科证治准绳》
《顾松园医镜》
- 作者:顾靖远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原序一
- 原序二
- 原序三
- 自序
- 医道积习通弊论
- 辨治温热病中宜用白虎汤并不伤人以解世俗之惑,并明概投附、桂、干姜杀人之误
- 卷一·礼集
- 草部
- 甘草
- 生地黄
- 熟地黄
- 麦门冬
- 天门冬
- 葳蕤
- 玄参
- 沙参
- 贝母
- 知母
- 天花粉
- 百部
- 款冬花
- 紫菀
- 郁金
- 桔梗
- 茅根
- 芦根
- 石斛
- 白芍药
- 当归
- 丹参
- 远志
- 秦艽
- 续断
- 牛膝
- 何首乌
- 五味子
- 沙菀蒺藜
- 覆盆子
- 菟丝子
- 巴戟天
- 肉苁蓉
- 补骨脂
- 大茴香
- 黄
- 白术
- 苍术
- 香附
- 木香
- 砂仁
- 白豆蔻
- 藿香
- 前胡
- 防风
- 荆芥
- 独活
- 麻黄
- 葛根
- 白芷
- 柴胡
- 升麻
- 细辛
- 川芎
- 天麻
- 甘菊花
- 钩藤
- 威灵仙
- 香薷
- 黄连
- 胡黄连
- 黄芩
- 连翘
- 龙胆草
- 芦荟
- 青黛
- 地榆
- 茵陈
- 山豆根
- 青蒿
- 防己
- 萆
- 忍冬
- 牛蒡子
- 车前子
- 泽泻
- 木通
- 通草
- 灯心草
- 淡竹叶
- 海金砂
- 葶苈子
- 泽兰
- 益母草
- 红花
- 牡丹皮
- 三七
- 玄胡索
- 茜根
- 蒲黄
- 姜黄
- 王不留行
- 刘寄奴
- 京三棱
- 蓬莪术
- 使君子
- 旋复花
- 半夏
- 南星
- 海藻
- 昆布
- 常山
- 草豆蔻
- 肉豆蔻
- 益智仁
- 蛇床子
- 兰叶
- 白前
- 白薇
- 白芨
- 白癣皮
- 苦参
- 旱莲草
- 夏枯草
- 谷精草
- 决明子
- 木贼草
- 蒲公英
- 紫花地丁
- 甘蕉根
- 大黄
- 牵牛
- 甘遂
- 大戟
- 芜花
- 附子
- 乌头
- 草乌
- 蓖麻子
- 卷二·礼集
- 木部
- 柏子仁
- 侧柏叶
- 松节
- 女贞子
- 茯苓
- 琥珀
- 酸枣仁
- 枸杞子
- 地骨皮
- 桑根白皮
- 竹叶
- 竹茹
- 竹沥
- 竹茹〔甘寒〕感寒挟食而呕吐者勿用。竹沥滑肠,脾虚泄泻者勿用,寒痰、湿痰、食积痰诸均忌。
- 天竺黄
- 山茱萸
- 金樱子
- 杜仲
- 木瓜
- 枳实
- 枳壳
- 浓朴
- 槟榔
- 大腹皮
- 沉香
- 降真香
- 乌药
- 丁香〔辛热,入脾胃二经。去丁盖。忌火。〕温中散滞,除呕止呃。〔属寒者方可用。〕一切因火热症者大忌。
- 乳香
- 没药
- 苏木
- 蔓荆子
- 辛夷
- 茶叶
- 猪苓
- 栀子
- 黄柏
- 槐花
- 楝实
- 桂
- 吴茱萸
- 蜀椒
- 雷丸
- 芜荑
- 干漆
- 皂荚
- 巴豆
- 果部
- 菜部
- 谷部
- 金石部
- 人部
- 兽部
- 禽部
- 虫鱼部
- 卷三·乐集
- 卷四·乐集
- 卷五·乐集
- 卷六·射集
- 卷七·射集
- 卷八·御集
- 卷九·御集
- 卷十·御集
- 卷十一·书集
- 卷十二·书集
- 卷十三·书集
- 卷十四·数集
- 卷十五·数集
- 卷十六·数集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