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证

《古今医鉴》书籍目录

浮而洪数为虚火,沉而实大为实火。洪数见于左寸为心火;见于右寸为肺火;见于左关为肝火;见于右关为脾火。两尺为肾与命门之火,男子两尺洪大者,必主遗精,阴火盛也。病热有火者可治,洪大是也。无火者难治,沉细是也。

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惟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者,龙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泻火之法,岂止此哉。虚实多端,不可不察。以脏气目之,如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芍药泻脾火,石膏胃火柴胡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此皆苦寒之味,能泻有余之火。若饮食劳倦,内伤元气,火不两立,为阳虚之病,以甘温之剂除之,如黄 、人参甘草之属。若阴微阳强,相火炽盛,以乘阴位,为血虚之病,以甘寒之剂降之,如当归地黄之属。

若心火亢极,郁热内实,为阳强之病,以咸冷之剂折之,如大黄朴硝之属。若肾水受伤,真阴失守,为无根之火,为阴虚之病,以壮水之剂制之,如生地黄玄参之属。若右肾命门火衰,为阳脱之病,以温热之剂济之,如附子干姜之属。若胃虚过食冷物,抑遇阳气于脾土,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剂发之,如升麻干葛柴胡防风之属。不明诸此类,而求火之为病,施治何所据根据。

故于诸经集略其说,以备方之用,庶免实实虚虚之祸也。

火热之病,黄连为主。五脏皆有火,平则治,病则乱。方书有君火、相火、龙火、邪火之论,其实一气而已。故丹溪云∶凡气有余便是火。分为一类。凡治本病略炒以从邪,实火以朴硝汤,假火酒,虚火醋,痰火姜汁,俱浸透炒。气滞火以茱萸,食积泄以黄土,血疾 瘕痛以干漆,俱以水拌同炒。去茱萸黄土干漆,下焦伏火,以盐水浸透焙。目疾以人乳浸蒸。

凉膈散 治诸般郁热,退六经实火。

连翘(一钱) 黄芩(一钱) 山栀子(一钱) 薄荷(八分) 大黄(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芒硝(一钱) 加桔梗(八分)

上锉,水煎,入蜜一盏同服。咽喉痛,倍桔梗、加荆芥。酒毒,加黄连、干葛,名清心汤。用白蜜竹叶同煎。咳而呕,加半夏生姜。衄血、呕血,加当归赤芍药生地黄。小便淋沥,加木通滑石茯苓。风眩,加防风川芎石膏斑疹,加干葛、荆芥川芎赤芍药、防风、桔梗。咳嗽,加桑白皮杏仁、桔梗、苏子。阳毒发斑,加青黛当归结胸心下满,加桔梗、枳壳。谵语发狂,逾墙赴井,皆阳热极盛,加黄连、黄柏赤芍药。眼生翳,赤涩流泪,加菊花木贼、生地黄

黄连解毒汤 治心火暴盛,以此汤直折之。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仁(俱不炒)

上锉一剂,水煎服。以此四味为丸,名栀子金花丸。实者,可用硝黄、冰水正治。或君火转甚者,须用姜汁,或酒制炒用,则火自伏。此寒因热用之法也。

清火汤(云林制) 治五脏六腑及上、中、下三焦火热。

连翘(一钱) 栀子(一钱,炒) 玄明粉(一钱,如无,以硝代之) 黄芩(一钱,酒炒) 黄连(一钱。酒炒) 桔梗(一钱二分) 玄参(一钱二分) 薄荷(八分) 羌活(酒洗,八分) 防风(六分) 贝母(一钱) 独活(酒洗,八分) 前胡(八分) 柴胡(八分) 天花粉(一钱) 茯苓(一钱) 川芎(八分) 枳壳(一钱) 甘草(三分) 大黄(酒蒸,二钱)酒毒加白粉葛(一钱)

既济解毒丸 治诸经客热及心肾二火炽焰。

黄连(去毛) 黄芩(去梗) 黄柏(去皮) 山栀(去壳) 知母(去毛) 连翘(去壳)玄参(去老根) 柴胡(去毛,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灯心汤下百丸。

金丹(云菜弟传)〔批〕(按上方皆治实热之剂,其余火证,各求之本门) 治上焦邪热,咽喉肿痛,及牙齿疼痛,伤寒误补,大潮大热,声哑不出,胸膈作痛。鼻衄吐红,痰壅火盛,癫狂谵语,一切实热之症。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子 连翘 石膏 泽泻 赤芍药 大黄枳壳 薄荷 牡丹皮 玄参 桔梗 防风 赤茯苓 荆芥(各等分)

上大合一剂,水八碗,煎七碗去渣,入芒硝一斤于内,化开,澄去泥水,将药入锅内,煎至干,须慢火铲起,入新罐内,上用新灯盏一个盖住,入水于盏内,火 ,候干水三盏为度。取出放地上去火毒,研为细末,入甘草末五分,搅匀,每服二钱,茶清送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鉴》书籍目录
  1. 火证《古今医鉴》
  2. 火证《景岳全书》
  3. 火证《万病回春》
  4. 火针针具《中医刺灸》
  5. 火证《古今名医汇粹》
  6. 火针适应范围《中医刺灸》
  7. 火证《明医指掌》
  8. 火针疗法注意事项《中医刺灸》
  9. 火证发热《竹林女科证治》
  10. 火针疗法《中医刺灸》
  11. 火证喉痹《中医词典》
  12. 火针操作方法《中医刺灸》
  13. 火症《傅青主男科》
  14. 火针不可轻用《医门补要》
  15. 火症《医学传灯》
  16. 火针(燔针、焠针、烧针)《中医名词词典》
  17. 火症《寿世保元》
  18. 火针《针灸聚英》
  19. 火症《证治汇补》
  20. 火针《药性切用》
  21. 火症《药症忌宜》
  22. 火针《本草从新》
  23. 火症论治《类证治裁》
  24. 火针《古今医统大全》
  25. 火症脉候《类证治裁》
  26. 火针《中医词典》
  27. 火症章《医学妙谛》
  28. 火针《针灸大成》
  29. 火制法《中药炮制》
  30. 火者,少阳相火之热,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医学启源》
  31. 火治法《石室秘录》

《古今医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