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脉
心腹痛不得息,脉细小迟者,生;脉大而急者,死。腹痛,脉反浮大而长者,死。脐下忽大痛,人中黑者,皆死。尺脉弦则腹痛。
病
凡腹痛,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湿痰,有虚有实。若绵绵痛而无增减者,是寒也;时痛时止者,热也;每痛有处不行移者,死血也;痛甚欲大便,利后痛减者,食积也;痛而小便不利者,湿痰也。
经云∶腹满按之不痛为虚,按之痛者为实。
凡腹中痛甚,饮凉水一盏,其痛稍可者,属热痛,当用凉药清之;清之不已,而或绕脐硬痛,大便闭实烦渴,用凉药下之,利气丸之类。若饮水愈加作痛,属寒痛,用温药和之;和之不已,而或四肢厥冷,腹痛呕吐泻痢,急服热药救之,附子理中汤之类,须详脉力有无。
腹痛,气用气药,如木香,槟榔、香附、枳壳之类;血用血药,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之类。
如腹中常觉有热,而暴痛暴止者,此为积热,宜调胃承气汤下之。
如腹痛全不思饮食,其人本体素弱,而复冷痛者,以人参养胃汤加肉桂、木香、吴茱萸,或理中汤加良姜、吴茱萸。
如饮食过伤而腹痛者,宜利气丸下之,并食郁气滞作痛。
凡人腹痛,至于腹中有块起,急以手按之便不见,五更心嘈,牙关矫硬,恶心而清水出,及梦中啮齿者,此谓之虫痛,宜服化虫丸加使君子。
方
开郁导气汤(西园公制)〔批〕(按此方治腹痛有热者,并一切腹痛之总司也) 治诸般肚腹疼痛,一服立止。
苍术(米泔浸制,一钱) 陈皮(五分) 香附(童便浸炒,一钱) 白芷(一钱) 川芎(一钱)茯苓(一钱) 干姜(炒,五分) 滑石(一钱) 山栀子(炒,一钱) 神曲(炒,一钱) 甘草(少许)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行气香苏饮〔批〕(按此方治腹痛有寒者) 治因气恼,或感寒,或伤食,一切肚腹疼痛。方见伤食。
四合饮(云林制)〔批〕(按此方治痰积而气滞,而腹痛者)
陈皮 半夏 茯苓 紫苏 浓朴 香附 枳壳 郁金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 腹痛《古今医鉴》
- 腹痛《张聿青医案》
- 腹痛《济阴纲目》
- 腹痛《医学正传》
- 腹痛《济阴纲目》
- 腹痛《医碥》
- 腹痛《保婴撮要》
- 腹痛《医碥》
- 腹痛《万病回春》
- 腹痛《临证指南医案》
- 腹痛《古今医案按》
- 腹痛《普济方·针灸》
- 腹痛《古今医案按》
- 腹痛《寿世保元》
- 腹痛《证治汇补》
- 腹痛《证治准绳·杂病》
- 腹痛《石室秘录》
- 腹痛《证治准绳·疡医》
- 腹痛《明医指掌》
- 腹痛《证治准绳·女科》
- 腹痛《医学心悟》
- 腹痛《证治准绳·女科》
- 腹痛《仁术便览》
- 腹痛《证治准绳·类方》
- 腹痛《伤寒大白》
- 腹痛《张氏医通》
- 腹痛《血证论》
- 腹痛《张氏医通》
- 腹痛《竹林女科证治》
- 腹痛《证治准绳·幼科》
- 腹痛《周慎斋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