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肠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属金、属阳。
(一)大肠的解剖形态
1.大肠的解剖位置:大肠亦位于腹腔之中,其上段称“回肠”(相当于解剖学的回肠和结肠上段);下段称“广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其下端紧接肛门(亦称“下极”、“魄门”)。大肠与肺有经脉相连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
2.大肠的形态结构:大肠是一个管道器官,呈回环迭积状。
(二)大肠的生理功能
1.传导糟粕:大肠主传导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大肠接受由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再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属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故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称。所以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大肠的传导功能,主要与胃的通降、脾之运化、肺之肃降以及肾之封藏有密切关系。
大肠有病,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出现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于大肠,大肠气滞,又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2.吸收津液: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大肠重新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称之为“大肠主津”。大肠这种重新吸收水分功能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所以大肠的病变多与津液有关。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大肠实热,消烁水分,肠液干枯,肠道失润,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机体所需之水,绝大部分是在小肠或大肠被吸收的,故“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肤,充实腠理”(《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三)大肠的生理特性
大肠在脏腑功能活动中,始终处于不断地承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并形成粪便而排泄糟粕,表现为积聚与输送并存,实而不能满的状态,故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尤以大肠为最。所以通降下行为大肠的重要生理特性。大肠通降失常,以糟粕内结,壅塞不通为多,故有“肠道易实”之说。

- 大肠《中医基础理论》
- 大肠《疡医大全》
- 大肠《医述》
- 大肠《中医词典》
- 大肠《普济方·针灸》
- 大肠《中医名词词典》
- 大肠《顾松园医镜》
- 大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大肠《人体解剖学》
- 大肠《放射诊断学》
- 大肠《组织学与胚胎学》
- 大肠《临床营养学》
- 大肠《消化病学》
- 大肠《经络全书》
- 大肠癌《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 大产论《古今医彻》
- 大肠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大产《儒门事亲》
- 大肠癌《中医内科学》
- 大产《中医词典》
- 大肠癌病人的自我保健法《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大柴胡证十三 少阳十四 入阳明去路《伤寒悬解》
- 大肠癌的高危对象《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大柴胡证十二 少阳十三 入阳明去路《伤寒悬解》
- 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大柴胡证七 少阳三十《伤寒悬解》
- 大肠癌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大柴胡证八 少阳三十一《伤寒悬解》
- 大肠壁结构《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大柴胡证《医学摘粹》
- 大肠病《千金翼方》
《中医基础理论》
-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第三章 脏象
-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 第五章 经络
-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 第三节 奇经八脉
- 第六章 体质
- 第七章 病因
- 第八章 病机
- 第九章 养生与防治
- [附]五运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