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寄生虫
(一)寄生虫的基本概念
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统称。寄生虫寄居于人体内,不仅消耗人的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且能损伤脏腑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寄生虫的致病特点
中医学早巳认识到寄生虫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诸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又称寸白虫)、血吸虫等。患病之人,或因进食被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接触疫水、疫土而发病。由于感染的途径和寄生虫寄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如蛔虫病,常可见胃脘疼痛,甚则四肢厥冷等,称之为“蛔厥”;蛲虫病可有肛门瘙痒之苦;血吸虫病,因血液运行不畅,久则水液停聚于腹,形成“蛊胀”。上述蛔虫、钩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其为病多有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腹痛等临床特征。
中医学虽然已经认识到寄生虫病与摄食不洁食物有关,在中医文献中又有“湿热生虫”之说。所谓“湿热生虫”,是说脾胃湿热为引起肠寄生虫病的内在因素之一,而某些肠寄生虫往往以“脾胃湿热”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不能误认为湿热能直接生虫。

- 寄生虫《中医基础理论》
- 寄生草《滇南本草》
- 寄生虫标本的包装与邮寄《人体寄生虫学》
- 寄生艾茶《茶饮保健》
- 寄生虫标本的保存《人体寄生虫学》
- 寄奴草《本草易读》
- 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人体寄生虫学》
- 寄居虫《本经逢原》
-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人体寄生虫学》
- 寄居虫《证类本草》
-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人体寄生虫学》
- 寄冯蕙庭君调养脾胃论《评琴书屋医略》
- 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人体寄生虫学》
- 悸心痛《中医词典》
- 寄生虫病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科学》
- 悸门《张氏医通》
- 寄生虫病聊谈录《临证实验录》
- 悸部《本草易读》
-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人体寄生虫学》
- 悸《伤寒明理论》
- 寄生虫的分类《人体寄生虫学》
- 悸《医效秘传》
- 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人体寄生虫学》
- 悸《丹溪手镜》
- 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人体寄生虫学》
- 悸《医碥》
-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人体寄生虫学》
- 悸《医碥》
-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人体寄生虫学》
- 悸《证治准绳·杂病》
- 寄生虫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中医基础理论》
-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第三章 脏象
-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 第五章 经络
-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 第三节 奇经八脉
- 第六章 体质
- 第七章 病因
- 第八章 病机
- 第九章 养生与防治
- [附]五运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