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 甲疽 代指 天蛇头 鹅掌风 红丝疮

《医学入门》书籍目录

属肝胆小肠经,

多患于手背及指间,或如黄豆大,或如聚粟,或如熟椹,拔之则丝长三四寸许,又曰手背发。

风热怒火或亡精;

风热血燥筋缩者,八味逍遥散黄连,或清肝益荣汤;怒火者,柴胡清肝汤;亡精肾枯筋缩者,肾气丸

切忌寒凉系与灸,误犯出血必伤生。

误用寒凉降火之药,及螳螂蚀、蛛丝缠、芫花浆线系、着艾灸等法,轻者反剧,重者大溃,肿痛发热、出血而死。慎之。

甲疽恶代虽害事,不似鹅掌风难平。

甲疽,乃毒瓦斯攻于手足指, 肉裹上,指甲疼痛出血,疮中有虫。或因剔甲伤肌;或因甲长侵肌,遂成肿痛。俱用绿矾五两,置铁板上,以炭火封之,吹令火炽,其矾即溶,流出赤汁者是真。俟流汁尽,去火待冷,取为末,色似黄丹收之。先以盐汤洗拭,后用绿矾为君,入乳香少许敷之。重者用绿矾五钱,芦荟一钱半,麝香一字,为末,以绢袋盛药,纳所患指于袋中,线扎定,以瘥为度。代指,指头先肿, 热掣痛,然后于爪甲边结脓,甚者爪甲俱脱。先用芒硝煎汤淋洗,然后用乌梅核中仁为末,米醋成膏,入指渍之自愈,或用猪脂蚯蚓捣烂,敷之。天蛇头疮,生手指上或足,疮傍一块开口肿痛,用鸡母杨根 醋,浸一宿即消。或以雄黄鸡子内,以患指浸其中一宿,次早更以蜈蚣烧烟,熏病指一二次即消。如痛甚流血不止者,用雄黄蜈蚣全蝎为末,擦在疮上,却以少油抹帛上扎之。鹅掌风癣,用猪前蹄爪,破开,入菊花苍耳末,以线缚定, 烂食之。次日,用白鲜皮皂角、雄黄各五分,铅制水银三分,为末,临夜用鹅脂、姜汁调搽。次早,以沙擦去,然后量体服去风之药。此癣,乃杨梅疮类,如多年不愈者,先用瓷锋磨刮,次以蓖麻子一两,枯矾二钱,为末,桐油调擦,火烘极热;再以枣肉三两,水银五钱,枯矾三钱,捣烂如泥,每日擦手千余下;次以肥皂酒糟洗净,十次神效。更灸劳宫,或内关一穴断根。又方∶桐油调密陀僧末,搽掌;外用水龙骨,火烧烟熏之。治手足掌风及绵花癣。更以樟叶煎汤洗之。

红丝疮最害人速,或生于手或生足;发 初黄变紫青,丝迤入心毒入腹。

红丝疮,因喜怒不常,血气逆行,而生于手足间。有黄 ,其中忽紫黑色,即有一条红丝,迢迤血上而生,若至心腹,则使人昏乱不救。或有生两三条红丝者,急以针横截红丝所到之处刺之,令其出血,以膏药贴,或嚼萍草根敷之,立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入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入门》书籍目录
  1. 疣 甲疽 代指 天蛇头 鹅掌风 红丝疮《医学入门》
  2. 《中医外科学》
  3. 疣疮《中医词典》
  4. 《外科证治全书》
  5. 疣瘤疥癣皴揭附《卫生宝鉴》
  6. 《外科大成》
  7. 疣门主方《疡医大全》
  8. 《证治准绳·疡医》
  9. 疣门主论《疡医大全》
  10. 《续名医类案》
  11. 疣目《幼幼新书》
  12. 《中医词典》
  13. 疣目《普济方·针灸》
  14. 《景岳全书》
  15. 疣目方一十九首《外台秘要》
  16. 《中医名词词典》
  17. 疣目候《诸病源候论》
  18.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9. 疣目候《诸病源候论》
  20.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1. 疣目秘方《华佗神方》
  22. 《皮肤性病学》
  23. 疣痣《急救广生集》
  24. 油纸法《外科选要》
  25. 疣赘疵黑子杂疗方六首《外台秘要》
  26. 油脂要适量《预防医学》
  27. 疣子《中医词典》
  28. 油脂的组成《医用化学》
  29. 疣子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30. 油脂的性质《医用化学》
  31. 莸草《本草衍义》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