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伤辨

《医学入门》书籍目录

人身以胃气为主,凡言阳气、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名耳。脾胃一伤,中气不足,谷气不能上行以滋养心肺,乃下流而乘肝肾(痿厥气逆之渐也),肾受脾湿,闭塞其下,致肾间阴火上冲心肺。心肺者,天之气,是无形之气受病,故饮食劳役失节,为内伤不足之证。肝肾者,地之气,是有形之质受病,故风寒邪侵筋骨(风伤肝筋,寒伤肾骨),为外伤有余之证。

经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两说似反而实不反也。盖内外之伤,脏腑皆尝受之,但随其所从所发之处而为病耳。经曰∶东风入肝,西风入肺,南心北肾,西南则舍于脾。观此则天之邪气,固伤五脏矣。

然虚邪中人,从皮肤而入络脉而经而输,伏冲之脉以至于肠胃。又曰∶东北风伤人,内舍于大肠,西北舍于小肠,东南舍于胃。则天之邪气,又岂不伤六腑乎?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则水谷寒热,固伤六腑矣。又曰∶形寒饮冷伤肺,饮食劳倦伤脾。亦未尝不伤五脏也。至于地湿,亦未必专害皮肉筋脉,而不能害脏腑。邪气水谷,亦未必专害脏腑,而不能害皮肉筋脉也。但以邪气无形,脏主藏精气,故以类相从而多伤脏。水谷有形,腑主传化物,故因其所由而多伤腑。湿气浸润,其性缓慢,故从下而上,从浅而深,而多伤于皮肉筋脉耳,孰谓湿气全无及于脏腑之理哉!观此则知伤寒、温暑、内伤、杂病,阴阳虚实之理一而已矣。仲景、东垣、丹溪、河间,又岂有优劣哉!

有余者泻,不足者补,补泻一差,生死立判。其所以疑而似者,为百病皆起于恶寒、恶风、发热、头疼等证。杂病,亦有六经所见之证,外科亦然,所以世俗混而无别 其最易辨者,伤寒恶寒,猛火不除;内伤恶寒,元气下流,心肺无所禀受,皮肤间无阳以护,但见风寒便恶,非常常有之无间断也 稍就温暖即止。伤风恶风,不耐一切风寒∶内伤恶风,偏恶些小贼风。避居密室,则不恶矣 外伤恶热,无有休歇,日晡转剧,直待汗下方退;内伤发热,亦似伤寒及中 之证,但烦躁时止时作,或自袒裸亦便清凉。凡体弱食少过劳,及常斋胃薄之人,因劳役得疾,皆与阳明中 相似,误服白虎必死。但中 日晡热甚,或作谵语;内伤日晡病减,为阳明气旺故耳 外伤筋骨疼痛,不自支持便着床枕;内伤倦怠,有似伤寒及中湿之证,但四肢不收,无力嗜卧而已。间有脾为热乘,则骨消筋缓,亦非得病即显是证。

内伤寒热,间作而不齐;或因口吸风寒之气,郁其阴火,使咽膈不通,其吸入之气欲入也,为膈上冲脉之火所拒,使阴气不得入,其胸中之气,为外风寒所遏而不得伸,令人口开眼瞪,极则声发于内,气不能上下,塞于咽中而气欲绝。又或因哕、因呕、因吐而燥热发,必有所因,方有此证。其表虚恶风寒之证复见矣,表虚之弱为阴火所乘,燥发须臾而过∶其表虚无阳不任风寒复见矣,是表虚无阳常常有之,其燥热则间而有之,此二者不齐,燥作寒已,寒作燥已,非如外伤之寒热齐作,无有间断也。

外伤寒热,齐作而不间。内伤头痛,时止时作;外伤头痛。非发散直传入里方罢,然岂特初证似太阳可辨哉!内伤则元气不足,神思昏怠,语言倦懒,先重而后轻;外伤则邪气有余,神思猛壮,语言强健,先轻而后重。内伤则手心热而手背不热;外伤则手背热而手心不热。内伤邪在血脉中有余则不渴,间有渴者,心火克肺,乃伤之重者也 外伤邪气传里则大渴。内伤证显在口,虽食亦不知味,多唾涎沫,鼻息不调或有清涕;外伤证显在鼻,伤寒鼻塞,伤风流涕,虽不能食而亦知味。内伤气口脉大,外伤人迎浮紧。

外感风寒,则人迎脉缓或紧,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两三倍。内伤饮食,则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劳役过甚,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亦来薄肺,故气口脉急大而数,时一代而涩也。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脉;洪大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唯右关脉数而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如饮食不节,寒暑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唯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沉而滑。

若显内证多者,则是内伤重而外感轻,宜以补养为先。若显外证多者,则是外感重而内伤轻,宜以发散为急,此医之大关键也。奈何业者,不学妄行,凡病莫分内外,专以发散为先,实实虚虚,可胜叹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入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入门》书籍目录
  1. 内外伤辨《医学入门》
  2. 内外屏障《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内外伤辨《寿世保元》
  4. 内外联合倒转臀牵引术《妇产科学》
  5. 内外伤辨(附内伤)《丹台玉案》
  6. 内外俱虚证三 太阳九十四《伤寒悬解》
  7. 内外伤寒《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8. 内外俱实病诗《医学实在易》
  9.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针灸甲乙经》
  10. 内外踝伤《中医词典》
  11. 内外痈疽先变脉论《三指禅》
  12. 内外踝伤《中医词典》
  13. 内外障通治《证治准绳·类方》
  14. 内外踝尖《中医词典》
  15. 内外障治《医宗金鉴》
  16. 内外踝尖《中医词典》
  17. 内外障治《杂病心法要诀》
  18. 内外喉肿《中医词典》
  19. 内外痔《中医名词词典》
  20. 内外喉肿《中医词典》
  21. 内外痔《中医词典》
  22. 内外功辨《达摩洗髓易筋经》
  23. 内外痔《中医词典》
  24. 内外二障论《审视瑶函》
  25. 内外痔秘方《华佗神方》
  26. 内外丹《中医词典》
  27. 内外肿喉《喉科指掌》
  28. 内外丹《中医词典》
  29. 内外转《中医词典》
  30. 内外吹乳《奇效简便良方》
  31. 内外转《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