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大豆甘平除胃热,逐水通淋散积结,破瘀治风及痈疮,消谷宽膨炒作屑,豆腐宽中脾胃和,大肠浊气能清别。
豆,即菽也。无毒。除胃中热痹,逐水胀、伤中淋露,散五脏结积,下瘀血。炒令烟未断,乘热投酒中,治风痹瘫痪、口噤头风及产后风虚血病。和饭捣涂一切痈疮肿毒,小儿豌豆疮。炒为屑,主胃热,去肿除痹,消谷止腹胀。煮汁甚凉,可以压丹石毒,解乌头诸药毒,杀牛马瘟毒,兼能调中下气止痛,通关脉,杀鬼毒,治喉痹。食罢生服半两,去心胸烦热,热风恍惚,明目镇心,温补。又醋煮服,治子死腹中,胎衣不下。炒食极热,煮食及作豉极冷,作腐则寒而动气,黄卷及酱平,牛食温,马食泠,一体之中,用之数等,大抵宜作药使耳。
但有黑白二种,黑者入药,白者不用。其紧小者为雄豆,入药尤佳。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黄豆,味甘,温。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白豆,即今之饭豆,味咸,平。肾之谷,肾病宜食。
补五脏,暖肠胃,调和十二经脉。其嫩叶谓之藿,可作菜食,利五脏下气。豆腐,味甘,平。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中寒多泄多屁者忌食。

- 大豆《医学入门》
- 大豆《饮膳正要》
- 大豆〈平〉《食疗本草》
- 大豆《老年食养食疗》
- 大豆豉《本草纲目》
- 大豆《本草纲目》
- 大豆豉《本草乘雅半偈》
- 大豆《服食导饵》
- 大豆黄卷《神农本草经》
- 大都(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大豆黄卷《千金翼方》
- 大都《针灸学》
- 大豆黄卷《新修本草》
- 大都《中医词典》
- 大豆黄卷《吴普本草》
- 大都《针灸大成》
- 大豆黄卷《医学入门》
- 大动脉炎《病理学》
- 大豆黄卷《证类本草》
- 大定心汤《备急千金要方》
- 大豆黄卷《本草从新》
- 大定心汤《备急千金要方》
- 大豆黄卷《得配本草》
- 大定风珠方《时病论歌括新编》
- 大豆黄卷《本草崇原》
- 大疔《外科大成》
- 大豆黄卷《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序《圣济总录》
- 大豆黄卷《名医别录》
- 大德丁未阆中郡蒲登辰序《普济方·针灸》
- 大豆黄卷《本草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