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论
气行脉外,血行脉内,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此平人之造化也。得寒则行迟而不及,得热则行速而太过。内伤于七情,外伤于六气,则血气之运或迟或速而病作矣。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
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然亦有数种治法稍异,谨书一二,以证予言。
东阳傅文,年逾六十,性急作劳,患两腿痛甚,动则甚痛。予视之曰∶此兼虚证,当补血温血,病当自安。遂与四物汤加桃仁、陈皮、牛膝、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潜行散,热饮三、四十帖而安。
又朱宅阃内,年近三十,食味甚浓,性躁急,患痛风,挛缩数月,医祷不应。予视之曰∶此挟痰与气证,当和血疏气导痰,病自安。遂以潜行散入生甘草、牛膝、炒枳壳、通草、陈皮、桃仁、姜汁,煎服半年而安。
又邻鲍六,年二十余,因患血痢,用涩药取效,后患痛风,叫号撼邻。予视之曰∶此恶血入经络证。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经久不治,恐成偏枯。遂与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潜行散,入少酒饮之数十帖。又与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而安。
或曰∶比见邻人用草药研酒饮之不过数帖,亦有安者,如子之言,类皆经久取效,无乃太迂缓乎?予曰∶此劫病草药,石上采石丝为之君,过山龙等佐之,皆性热而燥者,不能养阴却能燥湿。病之浅者,湿痰得燥则开,热血得热则行,亦可取效。彼病深而血少者,愈劫愈虚,愈劫愈深,若朱之病是也。子以我为迂缓乎?!

- 痛风论《格致余论》
- 痛风历节风论治《类证治裁》
- 痛风脉案《类证治裁》
- 痛风和假性痛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痛风脉候《类证治裁》
- 痛风的临床表现《临床营养学》
- 痛风门《张氏医通》
- 痛风的分类和发病原理《临床营养学》
- 痛风门《医方考》
- 痛风的防治《临床营养学》
- 痛风门主方《疡医大全》
- 痛风病的饮食调养《老年食养食疗》
- 痛风门主论《疡医大全》
- 痛风(历节)《张氏医通》
- 痛风身肿《中医词典》
- 痛风(附湿痹 鹤膝风)《仁术便览》
- 痛风章《医学妙谛》
- 痛风(第四十九、痒附)《丹溪治法心要》
- 痛风证《明医指掌》
- 痛风《金匮钩玄》
- 痛风肿《中医词典》
- 痛风《幼科铁镜》
- 痛极憎寒《银海精微》
- 痛风《时方妙用》
- 痛觉的病理生理《生理学》
- 痛风《外科全生集》
- 痛经《急诊医学》
- 痛风《解围元薮》
- 痛经《古代房中秘方》
- 痛风《丹溪手镜》
- 痛经《默克家庭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