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

《重订灵兰要览》书籍目录

今人只知脾胃虚则当补,补之不应,则补其母,如是足矣。而不知更有妙处,补肾是也。赵养葵云∶补脾不若补肾,果肾虚,命火微弱,用八味丸为要方,许叔微之二神丸法亦妙。脾土克肾水不相为用,如何反补其所胜以滋肝木,曰∶不然,此其妙正在相克处也。五行以相克为用,所以《尚书》大禹谟说个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此圣人立言之妙,其说长甚。

今且以水与土言之,水不得土,何处发出,何处安着,土不得水,却是一个燥坌,物事如何生出,万物以水土相滋,动植化生,此造化相克之妙,而医家所以谓脾为太阴湿土,湿之一字,分明土全赖水为用也。故曰补脾必先补肾。至于肾精不足,则又须补之以味,故古人又谓补肾不若补脾。二言各有妙理,不可偏废也。

本事方》云∶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效。余授二神丸方服之,顿能进食,此病不可全作脾气治。盖肾气怯弱,真元衰削,是以不能消化饮食。譬之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终日米不能熟,其何能化。黄鲁直尝记服菟丝子,淘净酒浸曝干,日挑数匙,以酒下之,十日外,饮啖如汤沃雪。亦知此理也。

《岩氏济生方》云∶人之有生,不善摄养,房劳过度,真阳衰虚,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和失布,中州不运,是以饮食不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满,或食不消,大腑溏泄。古人云∶补肾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如补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盛,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开能食矣。

按∶许岩之说,皆与余说冥合。然却不知水土相滋之妙,故犹谆谆以火为言,是混水火为一途也。薛氏云∶余尝病脾胃,服补药及针灸脾俞等穴,不应,几殆。吾乡卢丹谷先生令余服八味丸,饮食果进,三料而平。余兄年逾四十,貌丰气弱,遇风则眩,劳则口苦生疮,胸尝有痰,目尝赤涩。又一人脾虚发肿,皆以八味丸服之而愈。此皆补肾之明验也。杨仁斋医学,恐当在丹溪之右。有云∶脾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克化,其见亦及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重订灵兰要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重订灵兰要览》书籍目录
  1. 脾胃《重订灵兰要览》
  2. 脾胃《景岳全书》
  3. 脾胃《医学传灯》
  4. 脾胃《医学集成》
  5. 脾胃《医述》
  6. 脾痿《中医词典》
  7. 脾胃《寿世保元》
  8. 脾为涎《中医词典》
  9. 脾胃《临证指南医案》
  10. 脾为吞《中医词典》
  11. 脾胃《证治汇补》
  12. 脾为生痰之源《中医词典》
  13. 脾胃《卫生易简方》
  14. 脾王不受邪《中医词典》
  15. 脾胃《丹溪心法》
  16. 脾土篇《外经微言》
  17. 脾胃《吴鞠通医案》
  18. 脾土《中医词典》
  19. 脾胃《仁术便览》
  20. 脾统血《中医词典》
  21. 脾胃《友渔斋医话》
  22. 脾统血《中医名词词典》
  23. 脾胃《也是山人医案》
  24. 脾疼(余见心腹痛)《针灸资生经》
  25. 脾胃(呃逆 翻胃噎膈)《文堂集验方》
  26. 脾疼《普济方·针灸》
  27. 脾胃病《杂病广要》
  28. 脾所生病《幼科发挥》
  29. 脾胃病日渐瘦因不食方三首《外台秘要》
  30. 脾损《中医词典》
  31. 脾胃不和《中医词典》

《重订灵兰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