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

《杂病广要》书籍目录

脾胃位于中而最易受伤,巢太医书于五脏六腑外,更立脾胃诸病候,而后世诸家多从之,良有由也。今仍其例,采掇方论,以冠伤食等证之首。至如东垣所谓内伤,则自是一种病,盖当时兵荒,人多劳役以致之,而学人沿袭为说,不知其实非今日所见,兹仅存梗概,以备参照已。

中焦义蕴 胃处腹中,犹灶中之火;谷在腹外,犹灶外之薪。薪不得灶内之火则不燃,故谷气要胃气腐之;火不得灶外之薪则易熄,故胃气要谷气充之。究竟火之燃薪,只是要变其体质,以为发端。既变后,莫非取波之体,助我之用。薪在灶内燃动,薪势莫非火势,谷在腹中运化,谷气莫非胃气。当此薪火合势,炎炎不息时,自有一种升腾簇动之象氤氲而发为焰者,充盈于灶内,此即胃家之有中气也。胃气指腑言,中气指焦言。凡火之能腐熟一切,使釜中之气,充盈蒸润,能升能溢者,皆焰之力也,焰力到则釜中之气足。釜中之气在人身,即膻中之气也,凡所谓洒陈六腑、和调五脏者,皆此气透上华盖,而肺得之以输布周身者也。故凡肺气虚者,膻中之气乏也,膻中之气乏者,釜底之焰微也。欲盛其焰,须是火足;欲足其火,须是薪添。薪之为言谷也,谷入于阴,长养于阳,则实此谷者,非阳而何。然则胃之有阳气,又何气也?曰∶阳气之与胃气,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胃气从发宣处见,虽是发宣,只有具体;阳气从包蕴处见,虽是包蕴,用则无穷。究而言之,阳气即胃中所禀之性,犹夫火之云热也。火性热,故釜底热,则釜上无火之处无不热。火不能化一切之非火而为火,而火性之热,则能化一切之非热而为热。故谷气足则胃气充,尚是后一层事;而阳气充则谷气化,实是先一层事。犹之夫火,将欲化彼之非热而为热,自不得不先化此薪之非火而为火也。所以此处之阳,专隶在胃上言,非与阴字对看,乃胃之所具,以统乎五脏六腑者也。其所以统乎五脏六腑者,正以其能长养谷气也。谷气者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能养此者即能统彼,以中气在我,凡四旁上下之气,皆从我布也。由中气列之为阳气、为胃气、为谷气,此皆就其气候未成,物交物则引之者而言;若已经融化后,则数气只抟为一气。一气者,何气也?中气也。以其于数者完全具足,而又能扩而充之,天地已于此分造化,更何诸气之偏隶乎。故治法,只以中之一字该之,而助阳化谷,以宣行胃气,则皆理字内功夫也(按句曰脏腑不调,中气不运,病久不愈,俱理中证,故测云尔)。若脾之为气,不过为胃行其津液,平常只可与胃作对峙,而在此处,犹之薪火接合处,用之作抽添扇扬力者。火非抽添扇扬则不炎,胃无消磨健运则不化,故言胃气,内已该括及脾气,不可抽出与中气、阳气、谷气等并提而互举也。此则中焦之义蕴,大略尽此。盖人身之有气血津液,皆从中焦造作酝酿出来,到得膻中而上,则有升有降,皆从自然处布宣,无待于五脏六腑之为造作、为酝酿也。然则中之一字在人身,其为义之大何如也。(《医径句测》)

脉候 关上脉涩而坚,大而实,按之不减有力,为中焦实,有伏结在脾,肺气塞,实热在胸中。关上脉时来时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数者,胃中寒热,羸劣不欲饮食,如疟状。尺脉弱寸强,胃络脉伤。(《脉经》)

实紧,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时时利者。难治(一作时时呕,稽留难治)。滑疾,胃中有热。(同上)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胃气微,涩即脾气衰,微衰相搏,即呼吸不得,此为脾家失度。趺阳脉微而涩,微即无胃气,涩即伤脾,寒在于膈而反下之,寒积不消,胃微脾伤,谷气不行,食已自噫,寒在胸膈,上虚下实,谷气不通,为秘塞之病。凡有所击仆,若醉饱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脾伤则中气,阴阳离别,阳不从阴,故以三分候死生。(同上)(按∶三分未详其义,或者三部,当考。)

尺中伏,水谷不消。寸口弦,胃中拘急(一作心下 )。关上弦,胃中有寒,心下拘急。关上数,胃中有热。关上芤,胃中虚。(同上)

人身之脾胃,专借之以容纳五谷而克化之。脾属土而居五脏之中,寄旺于四时之内,以土能容载万物,故好静。其脉常喜沉细而缓,带浮紧洪数者,即有病之脉也。(《大成》)

证治诸说 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若虚实不等,水谷不消,故令腹内虚胀或泄,不能饮食,所以谓之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也。(《病源论》)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饥肉削,即食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脾胃论》)

寻常理脾助胃之道,当用以平和之药。(《大成》)

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脾胃虚损者,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脾胃虚,饮食不进,呕吐泻利,四肢无力,怠惰嗜卧,或病后脾胃受伤,元气不足,参苓白术散建中汤。脾胃停食,不能消导,曲 橘半枳术丸保和丸。脾胃有寒,脉迟,理中汤。脾胃虚冷,心腹胀满疼痛,浓朴温中汤。胃寒不进食,香砂养胃汤进食散。脾胃郁火,二陈加芩、连、山栀。脾胃虚热,津不足,白术散。脾胃有热,消谷善饥,三黄枳术丸。脾热口臭泻黄散(是钱氏方)。胃火齿痛,清胃散(方见《口齿》中)。脾胃中湿者,平胃散。脾胃中湿泻利者,胃苓汤,脾胃寒湿脾泄者,椒术养脾丸。(《指掌》)

养脾丸系理中加麦芽茯苓苍术砂仁川椒

若人脾胃素弱,饮食虽化,食多即腹中不和,疼痛泄泻,此虚寒也,宜温补兼消导。若人性多气恼,夹气伤食,气滞不通者,宜行气而化食。若人能食好食,而食后反饱难化,此胃火旺而脾阴虚也,宜清胃以扶脾。

若年高人脾虚血燥,易饥易饱,大便燥难,宜润之养之,消之升之。(《医彀》)

脾虚,忌下、降泄、破气、苦寒,宜甘温,佐以辛香、酸平。饮食劳倦伤脾发热,忌破气、发散、下、苦寒,宜补中益气、甘温升、酸。饮食不消化,属脾气虚,忌破气、消导克伐、苦寒,复忌燥。胃虚,忌下、破气、苦寒、燥热,宜益气、甘平、甘淡、酸。胃弱不纳食及不思饮食,忌同胃虚,宜同胃虚,仍分寒热治。脾实,即湿热邪胜,忌湿润、收涩、滞腻、热、咸、甘,宜除湿清热、利小便、辛散、风燥、苦寒。胃实,忌升、补敛、辛温、燥热、湿润,宜下,如邪未结,宜清热、发散、苦寒、辛寒、甘寒。(《本草经疏》)

不嗜食(妇人不食)(食挂)不嗜食有数端,有三焦客热不嗜食,有胃热不嗜食,有胃寒不嗜食,有六腑气寒不嗜食,固当随证用药治之,而针灸者亦当知补泻之法可也。(《资生》)(按∶《医通》载绝粒不食,用鹅血效,录在《膈噎》中,宜参。)

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验。予授此方(按∶即二神丸,用破故纸肉豆蔻,方见《泄泻》),服之顿然而愈。此病不可全作脾虚,盖因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黄鲁直尝记服菟丝子净淘酒浸曝干,日抄数匙,以酒下,十日外,饮啖如汤沃雪,乃知此理也。(《本事》)(按∶《要诀》以不喜食分为四证,其说颇为嗳昧,不录。)

不能食者,由脾胃馁弱,或病后而脾胃之气未复,或痰客中焦,以故不思食,非心下痞满而恶食也。治当补益以开豁之,丹溪导痰运脾之法皆是也。(《赤水》)

不能食,有虚有实。实则心下痞满口苦,宜消导。虚则倦怠面色痿黄,必心下软和,宜异功散砂仁;有虚痰者,六君子汤。(《汇补》)

恶食非止一端,有胸中痰滞者,宜导痰以助脾。有伤食恶食者,宜消化以助脾。有病久胃虚者,宜参术以健脾。(同上)

不能食者,胃中元气虚也,然有虚冷虚热之异,宜分别治之。(《金匮翼》)

一妇人年三十余,忽不进饮食,日饮清茶三、五碗,并少用水果,三年余矣,经行每次过期而少。余以为此脾气郁结,用归脾加吴茱,不数剂而饮食如常。(《内科摘要》)

一妇人年逾二十,不进饮食二年矣,日饮清茶果品之类,面部微黄浮肿,形体如常,仍能步履,但体倦,肝脾二脉弦浮,按之微而结滞。余用六君加木香、吴茱,下痰积甚多,饮食顿进,形体始瘦,卧床月余,仍服六君之类而安。(同上)(按∶《丹溪翁传》一女子病不食且半载,翁诊之,肝脉弦出左寸口。曰∶此思男子不得,气结于脾故耳。乃以怒解之。当参。)

朱思古,眉州人,年三十岁时,得疾不能食,闻荤腥即呕,惟用大铛旋煮汤,沃淡饭,数数食之,医莫能治。

史载之曰∶俗辈不读医经,而妄欲疗人之疾,可叹可骇,君之疾正在《素问》经中,名曰食挂。凡人之肺六叶,舒张而盖,下覆于脾。子母气和,则进食。一或有戾,则肺不能舒,脾为之敝,故不嗜食。遂授之一方,以清气润肺为治。

服之三日,病者鼻闻肉味觉香,取啖之甚美。此事宋人载于传记(按∶此出《闲窗括异志》),余考之岐黄书,皆无食挂之说,或记者假托耳,或史公妄言,以欺世惑人欤,二者皆未可知。(《续医说》)

善饥(善食而瘦)(不能食而瘦) 舍侄偶食罢即饥,再食又饥,自碎生姜,浓泡二碗服愈。(《资生》)

易饥属脾家邪火,忌升、辛温、大热、香燥,宜清火除热、生津液、益脾阴、甘寒、苦寒、酸寒。(《本草经疏》)

善食而瘦者,多因有火(按∶此本于东垣,既见上),然当察火之微甚。微火者,微清之,如生地芍药丹皮沙参麦冬石斛竹叶地骨皮黄芩知母、细甘草之属是也。若火甚者,或随食随饥,随饮随渴,或肌肤燥热,二便涩结,则石膏黄连栀子黄柏龙胆草苦参之属所不可免。此当察其三焦五脏,随所在而治之。然阳盛者阴必虚,如一阴煎二阴煎四阴煎之属,皆当择而用也。不能食而瘦者,必其脾胃虚弱,不能健运而然,故或为嗳气吞酸、痞满不饥等证,宜四君子汤归脾汤。(《景岳》)

湿热 湿热之原,盖因寒温饥饱失常,喜怒劳役过度以伤脾胃。夫脾胃乃水谷之海也,今脾胃受伤而动火,火则熏蒸水谷而为湿热者也。又按胃司纳受,脾司运化,今脾不能运化饮食,饮食停积而生湿热,亦良多矣。为治之法,人壮实则专攻其湿热,人弱虚则攻补兼施,而补脾、消谷、导水三者不可阙一也。(《丹溪附余》)

《脉理提纲》曰∶湿热,脉缓大。(同上)

血虚脾弱 今之人治脾病,不曰补,则曰健。《内经》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参、苓、白术,补之燥之者是也。又如易所称天行健,易老作枳术丸,一消一补,健之者是也。二者世人知之矣,至于血虚脾弱,鲜有论及其理何哉?人之五脏,二脏属气,三脏属血。脾血藏也,善统血者也。血枯脾弱,致失其职,亦不能司转输。用参术补之燥之则误,一消一补健之则非。吾乡溪南吴隐君(讳正学)传一秘方,名正中散,用当归白术香附茯神黄连木香,共为末,胸胀伤食气逆,随意米饮、酒、水皆可调服,传之数世,皆谓神方。客问曰∶血虚脾弱,外证何似?曰∶思虑则伤脾。心脾相连,心生血而脾统血。血枯脾弱,外证则大肠干燥而秘结,非若饮食不节,脾气损伤,大肠多溏也。当归补血药,故用之最多。

然不外乎实脾土,故次多白术。思虑者,开郁为主,香附次之。宁神者,茯神为先,则又次之。血少火生,黄连用以清火。然气又不可不顺,故少加木香。(《星海》)

东垣内外伤辨概略 外感八风之邪,乃有余证也。内伤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之病也。其内伤亦恶风自汗,若在温暖无风处,则不恶矣。与外伤鼻流清涕头痛、自汗颇相似,细分之特异耳。外感风邪,其恶风、自汗、头痛、鼻流清涕,常常有之,一日一时,增加愈甚,直至传入里作下证乃罢,语声重浊,高厉有力,鼻息壅塞而不通,能食腹中和,口知味,大小便如常,筋骨疼痛,不能动摇,便着床枕,非扶不起。其内伤与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虽亦恶风。居露地中,遇大漫风起,则不恶也。惟门窗隙中,些小贼风来,亦大恶也,与伤风、伤寒俱不同矣。况鼻流清涕,头痛自汗,间而有之。鼻中气短,少气不足以息,语则气短而怯弱,妨食或食不下,或不欲食,三者互有之。腹中不和,或腹中急而不能伸,口不知五谷之味,小便频数而不渴。初劳役得病,食少小便赤黄,大便常难,或涩或结,或虚坐,只见些小白脓,时有下气,或泄黄如糜,或溏泄色白,或结而不通,若心下痞,或胸中闭塞,如刀 之痛,二者亦互作,不并出也。有时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痛,必脐下相火之势,如巨川之水不可遏而上行,使阳明之经逆行,乱于胸中,其气无止息,甚则高喘。热伤元气,令四肢不收,无气以动而懒倦嗜卧。以其外感风寒,俱无此证,故易为分辨耳。(《辨惑论》)

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辨至甚皎然。(按∶外伤胃实,必手心热,此岂指表证而言欤。)内证头痛,有时而作,有时而止;外证头痛,常常时作,直须传入里实方罢,此又内外证之不同者也。外感风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去,邪气传里,始有渴也。内伤饮食失节,劳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气在血脉中,有余故也。初劳役形质,饮食失节,伤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炽上,克于肺金,故渴也,又当以此辨之。其外伤贼邪,必语声前轻后重,高厉而有力。若是劳役所伤,饮食不节,表虚不足之病,必短气气促,上气高喘懒语,其声困弱而无力,至易见也。若毫厘之误,则千里之谬。(同上)

和中消导诸方《录验方》治恶食,人参汤方。

人参(四两) 生姜(三斤) 浓朴(二两) 枳实(二两) 甘草(二两)

凡五物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医心》)

治脾寒饮食不消,劳倦气胀噫满,忧恚不乐,槟榔散方。

槟榔(八枚皮子并用) 人参 茯苓 陈曲 浓朴 麦 白术 吴茱萸(各二两)

上八味治下筛,食后酒服方寸匕,日再。一方用橘皮一两半。(《千金》)

《延年》浓朴汤,疗不能食,腹内冷气方。

浓朴(三两炙) 白术 人参(各一两) 茯苓(三两) 生姜(五两) 橘皮(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为三服。蒋孝瑜处。(《外台》)

君子汤,和胃进食。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圣济》治胃中不和,气逆干呕,饮食不下,顺气汤(即本方)(《幼幼》庄氏家传小儿和脾饮子,亦是)。《易简》治大人小儿脾胃不和,中脘停饮,大病之后,宜服此药。但味甘非快脾之剂,常服宜减甘草一半。一方加橘红等分,名异功散(按∶异功散本出《直诀》,温中和气,治吐泻不思乳食)。《得效》曰∶又方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按∶六君子汤本出《杨氏》,治胸膈痞塞,脾寒不嗜食,服燥药不得者,于本方去甘草,加枳壳、陈橘皮、半夏。盖不如危氏为佳,故不具录)。呕吐,加藿香缩砂(《金鉴》亦名香砂六君子汤)。泄泻,加木香、肉豆蔻。《原病集》六君子汤,若加香附子一钱,缩砂仁七枚,名香砂六君子汤。《医通》香砂六君子汤,治气虚痰食气滞,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乌梅(《金鉴》去乌梅,柯琴有注,宜考)。《薛氏》一妇人吞酸嗳腐,呕吐痰涎,面色纯白,以六君加附子、木香治之。

开胃养气进食,七珍散

人参(去芦) 白术 黄 (蜜水涂炙) 山芋 白茯苓(去皮) 粟米(微炒) 甘草(各一两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枣同煎,至七分服。如无故不思饮食,加白扁豆一两蒸用,名八珍散

予制此方,温平不热,每有伤寒、疟疾中暑得瘥之后,用此以调脾胃,日三四服,十日外,饮食倍常。(《本事》)《幼幼》赵氏家传六神汤,养气补虚进食,于本方去粟米,每服半钱,白汤点服。(《家宝》名二三君子汤。)

《惠眼观证》参苓散,常服养气安神益胃,此药不冷不热。

白术(半两) 人参(去芦头) 茯苓(去皮) 紫苏子 甘草(炙各一分) 木香(半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浓煎枣汤调下,此药宜常服。(《幼幼》)

养脾丸,治脾胃虚冷,心腹绞痛,胸膈满闷,胁肋虚胀,呕逆恶心,噫气吞酸,泄泻肠鸣米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白茯苓(去皮) 人参(去芦头) 大麦 (炒各一两) 缩砂 干姜(炮各二两) 白术(半两)

甘草(炙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分作八丸,每服一丸,细嚼,生姜汤送下,食前服,此药养胃进食。(《和剂》)

《三因》补脾汤,治脾虚寒病,泄泻腹满,气逆呕吐,心烦不得卧,肠鸣虚胀,饮食不消,劳倦虚羸,喜噫,于本方去缩砂,加草果、浓朴、橘皮,为锉散,水煎。(按∶《圣惠》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胸中满闷,不能下食,草豆蔻散,与此相似,有桂心枳壳,半夏,无干姜、麦 。盖此为优,仍不录。)

养胃汤,治胃虚寒,胫寒不得卧,淅淅恶风,洒洒恶寒,腹中痛虚鸣,寒热如疟,唇口干,面目虚浮,呕哕吐泻,四肢疼痛,不思饮食,或伤寒湿,骨节皆痛。

浓朴(姜制炒) 藿香(去梗) 半夏(汤洗七次) 茯苓(各一两) 人参甘草(炙) 附子(炮去皮脐) 橘皮(各三分) 草果(去皮) 白术(各半两)

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乌梅半个,煎七分,去滓空心服,常服温胃消痰,进食下气,辟寒疫。(《三因》)(宜与《疟》门相参。又上方与此方俱兼温中,然消导为主,故列于此。)《辨疑》香砂养胃汤,理脾胃,进食,逐寒邪,止呕吐,于本方,去附子、白术、草果,加砂仁、苍术。(《回春》有白术,更去藿香、半夏,加香附、木香、白豆蔻。)《金匮翼》谷劳沉香汤,于本方去藿香、附子,加沉香、木香、黑干姜。

治三焦滞气,荣卫气不和,温脾平胃气,进食,木香散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紫色)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瓤焙干) 甘草(一两炮) 人参(半两去芦头)

白茯苓(半两) 枇杷叶(一两水浸刷去毛) 木香(半两) 神曲 前胡(一两去芦头) 旋复花(一两)

大腹皮(雨水浸洗焙干)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入生姜一块,枣二个,煎至六分去滓,通口空心食前服。(《传家秘宝》)

白术散,治虚热而渴。

人参(去芦) 白术 木香 白茯苓(去皮) 藿香(去土) 甘草(以上各一两) 干葛(二两)

上件为粗末,每服三钱至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辨惑论》)(按∶此本钱氏方。)《宣明》人参白术散,此方证同调中汤治法(见于后),本方去木香,加橘皮、泽泻滑石

治胃气不和,调气进食,平胃散方。

苍术(四两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 浓朴(三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陈橘皮(二两洗令净焙干)

甘草(一两炙黄)

上件药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入生姜二片,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简要济众》)《和剂》绍兴方,正气散,于本方加藿香、半夏。

吴直阁名不换金正气散。《叶氏》人参平胃散,石仲虚方,于本方加人参、茯苓。《易简》曰∶一方加茯苓、丁香各三两,共为六味。若胃寒呕吐多,加生姜煎服。一法加缩砂、香附子各三两,共为八味,加生姜煎服。若气不舒快,中脘痞塞,不进饮食,病后调理,亦宜服之。《元戎》曰∶平胃散与五苓散相合,名对金散。与六一散相合,名黄白散。与钱氏异功散相合,名调胃散。《回春》香砂平胃散,治伤食,于《易简》八味方,去浓朴,加枳实、藿香、木香。《小青囊》香砂平胃散,治病后胃虚少食,于本方加香附、砂仁。

白术调中汤,治中寒痞闷急痛,寒湿相搏,吐泻腹痛,无问寒热久新,并宜服之。(或有口疮目疾,孕妇等吐泻者,以畏干姜、官桂,不服。)

白术 茯苓(去皮) 陈皮(去白) 泽泻(各半两) 干姜(炮) 官桂(去皮) 缩砂仁 藿香(各一分)

甘草(一两)

上为末,白汤化蜜少许,调下二钱,每日三服。炼蜜和就,每两作十丸,名白术调中丸,小儿一服分三服。(《宣明》)

《广济》疗脾胃气微,不能下食,五内中冷,时时下痢方。

白术(八两) 神曲(末五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二两) 枳实(二两炙)

五味捣筛,蜜和丸,空腹温酒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三十丸。腹中有痛,加当归二两。(《外台》)

易水张先生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

白术(二两) 枳实(麸炒黄色去瓤一两)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炒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白术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实不复伤也。(《辨惑论》)又橘皮枳术丸,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或脏腑不调,心下痞闷,于本方加橘皮一两。(《丹溪附余》橘连枳术丸,补脾和胃,泻火消痰,更加黄连。)又曲 枳术丸,治为人所勉劝,强食之,致心腹满闷不快,于本方加大麦 、神曲各一两炒。又木香枳术丸,破滞气,消饮食,开胃,于本方加木香。《脾胃论》木香人参生姜丸,开胃进食,于本方加干生姜、木香、人参、陈皮。

大安丸,健脾胃,消饮食。

山楂 白术(各二两) 茯苓 神曲(炒) 半夏(各一两) 陈皮 莱菔子(炒) 连翘(各五钱)

上末之,炊饼丸。一方无白术,名保和丸。(《丹溪》)

温中诸方集验方》治久寒,胸胁逆满,不能食,吴茱萸汤方。

茱萸(一升) 人参(一两) 生姜(八两切) 小麦(一升) 甘草(一两) 桂心(一两) 半夏(一升)

大枣(二十枚劈)

凡八物 咀,以清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绞去滓,适寒温饮一升,日二。(《医心》)

治脾虚,附子汤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人参(等分)

上二味锉如麻豆,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枣二枚劈破,生姜三片,煎至六分,食前去滓温服。(《圣济》)

加减理中丸,治脾胃不和,三焦壅滞,胸膈痞闷,胁肋胀痛,呕吐恶心,口淡无味,呼吸寒冷,心腹暴痛,饮酒过伤,全不思食,常服生养诸气,大益脾胃。

白术 人参 甘草 干姜(各一两) 青皮 陈皮(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以时。(《鸡蜂》)(按∶方名云丸而为末服,可疑。又此方本出《活人书》,名治中汤。)

香砂理中汤(即理中汤加木香、砂仁,服法亦同),治脾虚气滞,或受外寒,泄泻腹痛喜温,或呕吐胸膈满闷,肠腹雷鸣等证。(《续焰》)

补虚,生胃气,逐冷痰,和五脏,快胸膈,进饮食,止泄泻,附子仓米汤

附子(一只炮去皮脐八钱) 黄 (半两) 甘草(半两微炒) 人参(半两去芦头) 南木香(一两半)

白术(半两) 川姜(二钱重微炒) 半夏(半两汤泡七次切作片焙干姜汁制)

上为 咀,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入炒陈仓米半合,同煎八分,去滓食前温服。(《选奇方后集》)

朴附丸,治脾元虚弱,饮食迟化,食必多伤,腹痛肠鸣,脏腑滑泄,昼夜无度,胃气虚损,不美饮食,呕哕恶涎。此药性温,兼治翻胃恶心。

附子(炮去皮脐) 浓朴(去粗皮各一斤姜汁制) 干姜(炮三斤) 神曲(炒八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或盐汤下亦得。(《和剂》)

煨姜丸,治本脏虚,饮食不化,或成 癖,或发心痛,冷水积脾,结聚疼痛,一切冷气等疾。

附子 砂 木香 生姜上用大附子五十个,各重半两者,去皮脐,以尖刀子剜去心子,约容 砂半钱实之,却以附子末和面作饼子,裹附子,用文武火煨令黄,用木香如附子之半,同为细末,以水为丸,如鸡头大,复以生姜一块,劈作两片,以药在内湿纸裹,令煨候姜熟,白汤嚼下,空心服。(《和剂》)

附饼子,治翻胃吐食,十膈五噎,呕逆不止,心腹疼痛,粥药不下。

附子(一枚重七钱者,剜脐作一窍,入研细 砂一分在内填满,将附子碎末塞口,用生面作饼裹之,如有剩者附子末,更以一饼裹之,慢火煨令面焦黄为度,去面不用,只用 砂附子为末。) 木香(三钱) 丁香(三钱二味同为末)

上件一处拌匀,面糊为丸,每一两作二十丸,捏作饼子,每服一饼,用生姜一块,如大拇指大,切作两破,置药在内,湿纸裹煨,令香熟,和姜细嚼,米饭送下,不拘时候。(《杨氏》)

沉香温脾汤,治脾胃虚冷,心腹疼痛,呕吐恶心,腹胁胀满,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或泄泻吐利。

沉香 木香 丁香 附子(炮去皮脐) 官桂 人参 缩砂 川姜(炮) 白豆蔻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

上十一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五片,枣一个。

煎至七分,去滓热服,空心食前。作粗末亦可。(《宝鉴》)

温中降气丸,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满闷,腹胁刺痛,呕吐痰水,噫醋吞酸,饮食迟化。常服消痞快气,进美饮食。

京三棱(煨) 蓬莪术 青皮(去白) 陈皮(去瓤) 干姜(炮) 良姜(锉) 吴茱萸(汤洗) 木香(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御药院方》)

荡积泻热诸方 深师疗宿寒,脾胃中冷,心腹胀满,食不消化,温脾丸方。

大黄(二两) 麦曲(熬) 干姜(各三两) 浓朴(炙) 附子(炮) 当归 甘草(炙) 桂心 人参枳实(炙各一两)

上十味捣下筛,蜜和服如梧子十五丸,日三,增至二十丸亦得,食已服之。(《外台》)

《范汪方》治久寒,不欲饮食数十岁方。

茱萸(八合) 生姜(一斤切) 硝石(一升)

凡三物,清酒一斗,水一斗,煮令得四升,绞去滓,温饮二升,病即下去,勿复服也。(《医心》)

开胃进食,丁香汤

藿香(半两) 巴豆(二十粒去壳取肉) 丁香(四十九粒) 粟米(一合)

上先将粟米、巴豆肉同炒,令赤色,去巴豆不用,只使粟米与丁香、藿香,同研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本事续集》)

消食快气,尊贵食药。

陈米(半升年深者为妙) 大麦 (一两) 陈皮(半两去瓤) 青皮(半两去瓤) 缩砂仁(一两) 丁香皮(半两) 甘草(一两炙) 香附子(二两去黑皮生者) 巴豆(三七粒和陈米炒七分熟不可焦取出去巴豆不用)

上八味为细末,水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熟水吞下,嚼碎亦得,小儿量力加减,空心淡姜汤下。(《选奇后集》)

三黄枳术丸,治伤肉食湿面辛辣浓味之物,填塞闷乱不快。

黄芩(二两) 黄连(酒洗) 大黄(湿纸裹煨) 神曲(炒) 橘皮 白术(以上各一两) 枳实(麸炒五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一倍,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量所伤服之。(《辨惑论》)

治脾气实,其人口中淡,甘卧愦愦,痛无常处,及呕吐反胃方。

大黄(六两)

上一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分再服。又主食即吐,并大便不通者,加甘草二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千金翼》)

治脾脏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红芍药散方。

红芍药(一两) 川大黄(半两) 甘草(半两) 地黄(一两干者)

上件药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简要济众》)

润补诸方 清膈散,治脾家疸热,令人口甘。

麦门冬(去心) 沙参 人参(去芦) 金钗 石斛(各一两去根) 草龙胆 柴胡(去梗) 陈皮(去白)

黄连(去须) 木通(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日进二服。(《魏氏》)

戊申有一贫士,七月中病脾胃虚弱,气促憔悴,因与人参芍药汤

麦门冬(二分) 当归身 人参(以上各三分) 炙甘草 白芍药 黄 (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五个)

上件 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脾胃论》)

调摄法 调理之法,以和为贵。和之法不一,在饮食宜频而少,使饥饱不失时。脾主信,以准节为功。

脾喜温而恶寒,禁用生冷之物。脾喜通而恶滞,宜用虚糁易消之物,凡坚硬难化者忌之。脾喜燥而恶湿,凡油腻、茶汤、冰水,不可多用。脾喜香而恶臭,不妨兼食炒炙 辛香以开胃。人之脾胃有浓薄,有虚实,有寒热,生成性体不同。若欲治病,必先审明胃气如何。脾胃若健,不惟病易愈,即所服之药亦易见功也。(《证治百问》)

病久人虚,饮食无味,倘其所欲,勿过拘忌,但量与之,以助脾胃,药乃作效。亦尝有脾虚气滞,食之不能,不可强与,恐病转增。(《医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杂病广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杂病广要》书籍目录
  1. 脾胃病《杂病广要》
  2. 脾胃(呃逆 翻胃噎膈)《文堂集验方》
  3. 脾胃病日渐瘦因不食方三首《外台秘要》
  4. 脾胃《也是山人医案》
  5. 脾胃不和《中医词典》
  6. 脾胃《友渔斋医话》
  7. 脾胃不和《明医指掌》
  8. 脾胃《仁术便览》
  9. 脾胃不和不能饮食《圣济总录》
  10. 脾胃《吴鞠通医案》
  11. 脾胃不调《丹溪治法心要》
  12. 脾胃《丹溪心法》
  13. 脾胃部《脉经》
  14. 脾胃《卫生易简方》
  15. 脾胃部《本草易读》
  16. 脾胃《证治汇补》
  17. 脾胃肠病证《中医内科学》
  18. 脾胃《临证指南医案》
  19. 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针灸甲乙经》
  20. 脾胃《寿世保元》
  21. 脾胃方论大小合参(附下气)《冯氏锦囊秘录》
  22. 脾胃《医述》
  23. 脾胃伏火《明医指掌》
  24. 脾胃《医学传灯》
  25. 脾胃积寒赤带《轩岐救正论》
  26. 脾胃《重订灵兰要览》
  27. 脾胃积热病浊《轩岐救正论》
  28. 脾胃《景岳全书》
  29. 脾胃将理法《脾胃论》
  30. 脾胃《医学集成》
  31. 脾胃解《素灵微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