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
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又名白缠喉、白菌。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发于秋冬久睛不雨,气候干燥之季。《重楼玉钥》:“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症见咽喉疼痛,吞咽尤甚,继之一侧或两侧喉核(扁桃体)处出现白点,白点迅速蔓延,成为乳白色或灰白色边界清楚有光泽之假膜,假膜迅速蔓延至悬雍垂及喉关内外,不易剥脱,若用力剥除,则易出血,迅即为新假膜所覆盖。假膜坚韧不易捣碎。兼头痛身疼,微热或寒热交作,疲乏,胸闷烦躁,口臭鼻寒。若白膜蔓延至喉关内或会厌下,则呼吸困难,鼻煽唇青,心悸怔忡等。多因肺胃素虚,复感时行疫疠之邪毒,邪毒从口鼻入,疫毒搏结于咽喉所致。属阴虚肺燥,宜养阴清肺,方用养阴清肺汤;属阳热偏盛,症见咽喉痛闭,饮水作呛,目红声嘶,口出臭气者,治宜泻热解毒,用神仙活命汤;若痰火阻塞,喉声如锯,宜清肺降痰,用猴枣散加土牛膝根、葶苈子、大黄、礞石、竹沥之类。针刺取合谷、少商、天突、足三里、内庭。禁忌升提、发汗、大下等。临床发现病人,应隔离、消毒,报告疫情。白喉病较危重,一经误治则多至不救,故有五条治疗禁忌:
①忌升提涌吐。
②忌温散发汗。
③忌大下亡津。
④忌刀针。
⑤忌病重药轻。
⑥忌苦寒助燥。此外,本病应与习惯上称为白喉的某些虚寒性咽喉疾患相区别。如虚寒白喉等。

- 白喉《中医词典》
- 白喉《中医名词词典》
- 白喉《传染病》
- 白喉《中医名词词典》
- 白喉案《丁甘仁医案》
- 白喉《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白喉败象《中医词典》
- 白喉《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白喉次将《中医词典》
- 白鹤血《本草分经》
- 白喉杆菌《急诊医学》
- 白鹤血《本草从新》
- 白喉杆菌《医学微生物学》
- 白鹤《证类本草》
- 白喉寒热错杂证吹药《白喉全生集》
- 白鹤《医学入门》
- 白喉寒热错杂证治法《白喉全生集》
- 白荷《名医别录》
- 白喉寒证吹药《白喉全生集》
- 白荷《证类本草》
- 白喉寒证渐重治法《白喉全生集》
- 白荷《本草衍义》
- 白喉寒证尚轻治法《白喉全生集》
- 白荷《新修本草》
- 白喉忌表《中医词典》
- 白荷《千金翼方》
- 白喉抗毒素效价测定法(家兔皮肤试验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白荷《雷公炮炙论》
- 白喉咙《中医词典》
- 白合汤《时方歌括》
- 白喉猛将《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