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豚
病名。亦作奔豚、贲肫,又称奔豚气。其证从少腹上冲心下或咽喉,如豚之奔走,故名。《难经·五十四难》:“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杂病源流犀烛·肾病源流》:“谓奔豚皆由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治宜补气健脾,辛温散结,选用奔豚丸或增损五积丸。《难经集注》杨玄操注,谓肾积与奔豚气两病不同,肾积病状似豚而上冲心,奔豚气则并非积病,二者名同疾异。
- 贲豚《中医词典》
- 贲豚《圣济总录》
- 贲豚气《中医词典》
- 贲门失弛缓症《胸外科学》
- 贲豚气《普济方·针灸》
- 贲门失弛缓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贲豚气(伏梁气 息贲)《针灸资生经》
- 贲门失弛缓症《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贲豚气方四首《外台秘要》
- 贲门失弛缓《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贲豚气候《诸病源候论》
- 贲(bēn奔)门《中医词典》
- 贲豚气治验《一得集》
- 奔豚一《金匮悬解》
- 贲肫《中医词典》
- 奔豚丸《医学心悟》
- 本《本草经集注》
- 奔豚汤方《医宗金鉴》
- 本《新修本草》
- 奔豚汤方《伤寒杂病论》
- 本《吴普本草》
- 奔豚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本《汤液本草》
- 奔豚汤《备急千金要方》
- 本《本草备要》
- 奔豚汤《金匮悬解》
- 本《本草蒙筌》
- 奔豚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本《本草易读》
- 奔豚四《金匮悬解》
- 本《冯氏锦囊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