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寸口脉第四

《千金翼方》书籍目录

寸口紧者,中风头痛,亦为伤寒头痛。

寸口沉而横者,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

寸口浮大而实,宿食不消,浮滑亦然。

寸口沉而紧,寒结在心下痛。(《千金》云沉而紧,若心下有寒,时时痛,有积邪。)寸口沉滑,胸中有水气,面目肿有微热,名为风水。

寸口沉而弱,寒热、疝瘕、少腹痛

寸口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

寸口弱而弦,胸中胁下腰背并痛。

寸口双弦,胁下拘急而痛,涩涩而寒。

寸口弦紧而细,痛在心下。

寸口洪而大,伤寒热病,并胸胁下满痛。

寸口细沉滑者,有积聚在胁下,左右皆满背相引痛。

寸口细而数,数即发热,细即反吐。

寸口缓而数者中风。

寸口沉而喘则寒热。

寸口盛而紧者,伤于食也。

寸口急疝瘕少腹痛。

寸口浮大而疾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

寸口沉细者,名曰阳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阴气不通,臂不能举。

寸口脉壮大,尺中无有,此为阳干阴病,苦腰背痛,阴中伤,足胫寒。

寸口偏绝者,则臂偏不用,其人两手俱绝者,不治。

寸口脉弱而迟,弱即卫气微,迟即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即发热。卫为气,气微即心中饥,饥而虚满不能食。

寸口脉弱而缓,弱则阳气不足,缓即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一作下。)寸口脉微而弱,微即无气,弱即血不足,血不足即不能呼,气不足则不能吸,呼吸不足则胁满短气。

寸口脉微而涩,微即卫气不得,涩即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即疼而烦满,口即难言,卫气虚即恶寒而数欠。

寸口脉微而涩,微即卫气衰,涩即荣气不足,卫衰其色黄,荣不足其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即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

寸口脉微而缓,微即卫气疏,疏即肤空,缓即胃气足,足即谷消而水化,谷入于胃,脉道乃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寸口脉微而数,微即为风,数即为热,微为风,风即汗出,数为热振而寒栗。

寸口脉微而迟,尺脉沉即为血,滑即为实,血实内结入络胸臆,肺痿色薄,不能喘息,而心坚脱色,口不能言,肝举筋厥,四逆,不识人。

寸口脉微而濡,濡即为弱,微即为寒,濡即恶寒,弱即发热,濡即厥逆,微濡相薄,即为烦,其气在心。

寸口脉微,尺中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

寸口诸微为无阳,诸濡为无血,诸弱为发热,诸紧为寒,微濡为血不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千金翼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千金翼方》书籍目录
  1. 诊寸口脉《千金翼方》
  2. 诊唇形容条目《望诊遵经》
  3. 诊大肉消长捷法篇《形色外诊简摩》
  4. 诊唇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5. 诊断《临床营养学》
  6. 诊唇气色条目《望诊遵经》
  7. 诊断《临床营养学》
  8. 诊唇法《形色外诊简摩》
  9. 诊断《临床营养学》
  10. 诊齿法《形色外诊简摩》
  11. 诊断《临床营养学》
  12. 诊尺中脉《千金翼方》
  13. 诊断《临床营养学》
  14. 诊尺论疾《类经》
  15. 诊断《中医诊断学》
  16. 诊尺肤《中医词典》
  17. 诊断《预防医学》
  18. 诊尺肤《中医名词词典》
  19. 诊断《预防医学》
  20. 诊察《伤寒指掌》
  21. 诊断《核、化学武器损伤》
  22. 诊不专主寸关尺议《目经大成》
  23. 诊断《核、化学武器损伤》
  24. 诊病愈剧《医学纲目》
  25. 诊断《核、化学武器损伤》
  26. 诊病新久《脉诀汇辨》
  27. 诊断《核、化学武器损伤》
  28. 诊病内外法《察病指南》
  29. 诊断《传染病》
  30. 诊病脉法《察病指南》
  31. 诊断《传染病》

《千金翼方》